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月饼变身依然身价 发票内容可任君选择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16日    关注度:     【字体:

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本报从即日起开设专栏,聚焦“两节”期间各地干部作风建设,欢迎广大读者围绕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健身,高消费娱乐活动和以各种名义突击花钱,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现象,通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或扫描右侧二维码进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提供报道线索、发表评论。

  中秋将近,中央连发送礼禁令。记者调查发现,“天价月饼”虽风光不再,但“余孽犹存”,或藏身五星级酒店,或以“限量版”身份交易于超市。多番禁令之下,到底是谁还在力撑“天价月饼”的胃口?  

  月饼变身保“身价”

  记者在多个城市采访发现,在中央“反四风”持续深入贯彻下,“天价月饼”风光不再,市面上大多数月饼在300元以下。然而,仍有一些天价月饼“改头换面”。

  在深圳万象城,标榜高端定位的Ole'超市特地开辟了港台月饼专区:一盒十枚装的特级“半岛酒店”月饼礼盒售价高达980元,外包装的盒子金光闪闪、贵气十足。据销售人员透露,这是限量版月饼,只有1000盒,目前还剩700多盒,“大部分都是公司名义采购送礼”。此外,一些高端月饼配合一瓶好酒,礼篮的价格瞬间从1000多元变成上万元甚至10多万元。

  无独有偶。记者在河南郑州暗访发现,一些高档月饼礼盒入驻一些星级大酒店,售价从239元到2999元不等。其中,一款名叫“御品欣月”的礼盒内有意大利特级初榨橄榄油1瓶、茶膏2瓶、高级骨瓷茶杯1套、骨瓷刀叉1套。销售人员反复强调,礼盒包装材质特殊,是鳄鱼皮的,今年限量发售100盒,早早就被预订完毕。 

  记者观察发现,商家给这些“天价月饼”开发票时可谓是“任君选择”:“餐饮、住宿、会务都能开,你能报销哪种就可以开哪种,手撕的、机打的都有”,“一般都是开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礼品”,“可以开成十几台打印机”。

  商家利用了当前发票报销的漏洞,为公款报销开了后门。

  谁撑大了“天价月饼”的胃口?

  有专家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商家打造“天价月饼”并不稀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多番“禁礼令”之下,不免追问,是谁还在支撑“天价月饼”的胃口?

  有评论人士分析,一方面,月饼因其“私享”特性,不具备“让人看得见”的炫耀品质,富人不大可能消费。另一方面,从孝文化出发,送月饼是礼的表达,而根据老人的消费习惯和接受心态,老人一般排斥“天价”。如此一来,只有在那种下级孝敬上级、有钱者孝敬有权者的“礼节文化”下,“天价月饼”才有市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等专家表示,有需求就有供给,当前一些地方办事请客、送礼之风依然盛行,越贵越有面子,因此,天价礼品还有存在的土壤。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人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央禁令只是一阵风。广州一国有银行在中秋来临之际,为了维护与兄弟单位关系,综合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有内部人士称,“就是表达一点意思,谈不上违反相关政策法规”。

  “禁礼令”不可成为“一阵风”

  专家表示,要使“禁礼令”不成为“一阵风”,需要预防和处罚并重,自律和他律结合,加强制度建设,斩断公款送礼的手。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金鸣说,应从预防和处罚两方面入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相关法规对于送礼金额与行贿、涉案次数与量刑等关系的界定仍有待完善。同时,还需要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使月饼市场趋于良性健康。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表示,应从源头整治送礼歪风,对于节日变相送礼等腐败行为,加大监督曝光和查处力度。规定报销发票必须标注具体的商品信息。同时向香港等地学习,将礼品金额限定在一定数目之内,超过这一额度,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以公款行贿罪论处,对公款送礼方和接收方,均以涉案次数反映的实际金额累计量刑。

  北京一舒姓市民说,“天价月饼”怎样入账,其实都有据可查。纪检监察部门应当主动出击,顺藤摸瓜,必然会掏出一窝窝“硕鼠”。

  (据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周强)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12名律师要求公开转基因食品种类:不涉国家机密
下一篇文章:药店所售奶粉将首次追溯到人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