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西安“12331”投诉举报485件 过半为餐饮食品安全
来源:陕西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03日    关注度:     【字体:

记者昨日从市食品药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331”投诉举报工作人员接到咨询和投诉1745件,共办结投诉举报485件,办结率均为100%。

  数据分析显示,餐饮服务食品类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4.0%;药品类、保健食品类和医疗器械类分别占投诉举报总量的27.2%、12.6%和5.0%。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投诉频次较高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次为菜品质量(包括感官性状异常、异物),食源性疾病(腹泻),餐饮卫生,无证经营,私房菜和小饭桌,疑似地沟油,餐具未消毒,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等。

  药械安全投诉主要发生在流通和使用环节,投诉举报较多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无证经营、违规网络购销药品、药品质量问题,违规宣传、违反GSP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疗效、包装标签和有效期问题等。保健品类投诉举报主要为违法经营假冒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违法宣传和经营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类投诉主要为质量问题和医疗器械体验店无证经营医疗器械。 

  四类保健品非法添加最“猖狂”

  从上半年食品药监部门收到的投诉举报以及执法情况来看,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主要集中在减肥类和壮阳类等四类产品。

  据了解,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目前市面上售卖的保健食品较多,由于不少违法夸大宣传,所以导致不少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充当药品使用,以期达到药品的疗效。而为了取得更快的疗效,不少违法保健品里常常会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比如降血糖类的保健品会非法添加二甲双胍类的化学药品,服用后让血糖会很快地降下来。

  据介绍,除了从日常查处案件和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处理外,为了更行之有效地进行监管,省食品药监局已经连续3年对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做抽样调查,进行风险监测。结果显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最严重的集中于四类产品,包括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或壮阳类的;声称减肥类的;声称辅助降血糖的以及声称可以改善睡眠类的。

  西安重拳整治中药材染色增重掺杂使假

  为保障市民用药健康,即日起我市食药监、工商、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对全市中药材市场进行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中药材染色增重、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各类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整治重点是坚决打击市场内中药材染色增重、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各类违法行为。

  净化市场周边环境,取缔市场周边私切滥制、非法加工、变相生产中药饮片活动,严厉打击企业与不法商贩勾结,出租出借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票据和超范围经营等行为。完善中药材市场管理制度、市场交易及质量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配备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工作,新城区、灞桥区相关部门要派人入驻市场,加大对中药材市场及周边的检查频次和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为节前公布食品“黑名单”叫好
下一篇文章:公安部督办地沟油大案开审 京7家企业曾进货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