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莉) “没想到农产品检测员工作这么辛苦。”“感谢检测员为我们的餐桌安全把关,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支持理解他们!”6月21日深夜,15位热心市民走近福田农批市场体验“农产品检测员”的工作,他们跟着检测员在黑夜里顶着细雨、闻着腐菜叶的臭味,在市场上采样,到实验室检测农药残留,如此辛苦忙碌一夜之后,市民们不仅对农产品检测员工作的艰辛有了切身体会,更对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增添了几份信心。
四位市民不请自来
我市拥有1500多万消费人口,平均每天消费的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用农产品数量达到上万吨。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安全吗?为了解除市民心中的疑虑,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深圳晚报特别组织“农产品检测员体验活动”,面向全市招募热心市民,于6月21日深夜走近市农检中心驻福田农批农药检测室体验“农产品检测员”的工作。
当晚11时30分,热心市民陆续赶到福田农批的农药检测室参加体验活动。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只通知了10位市民参加活动,最后却来了15位市民。“我很关注食品安全,我想看看农产品检测员到底是如何为农产品把关的。”几位不请自来的市民道出自己的来意。
不少市民亲手操作
次日凌晨1时许,蔬菜批发商陆陆续续到场,热心市民冒着细雨跟着农产品检测员来到市场抽样。“看看这西兰花合格不?”“生菜看起来很新鲜,抽一些检测一下。”……市民们热情高涨,在市场随机抽一些菜放进专用袋中,农产品检测员则细心地登记信息,核对摊位号,摆上“抽检待售”的牌子,并让商贩签字确认。
两组市民共抽了30个样品,随后拿着样品回到农药检测室进行检测。剪菜、加水、摇晃,将菜水滴到速测纸上,等到检测结果。“一般菜叶尖上农药残留多,所以检测时通常剪菜尖即可。”“瓜果类的蔬菜,剪瓜皮即可。”检测员一边操作一边给市民讲解。听了检测员的介绍,不少市民还自己亲手操作一番。
十多分钟后,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市民抽样的30个蔬菜样品全部合格。“最近雨水比较多,农民一般不用农药,即使用了也会被雨水冲刷掉,所以近期的蔬菜合格率都比较高。”市农检中心副主任王多加告诉市民。
农产品监管难度大
“你们每天都半夜检测吗?”体验途中,不少市民问检测员。“是的。因为我们必须在蔬菜销售之前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及时截留问题蔬菜。”市农检中心副主任王多加告诉市民,深圳市现有消费人口约1500多万,每年蔬菜消费量约178万吨,水果58万吨,肉类约104万吨,禽蛋约12万吨,水产品约36万吨。
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紧缺,90%以上的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加上农产品品种多,来源广,日消费量大,流通速度快、保质期短的特点,深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超乎想象。为了让广大市民吃上安全的蔬菜,农产品检测员每天凌晨上班,在市场开展农产品抽检工作,一旦抽检发现有蔬菜农残超标,及时通知市场主办方将问题蔬菜销毁,不让其流入市场。
多年保持合格率超97%
听说有市民到福田农批体验检测员的工作,福田农批董事长彭大坚半夜赶来见市民,并带市民参观福田农批自设的农药检测室。“为了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我们福田农批自掏腰包建立了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室,并配备了5名检测人员,每年的运营费用达100万。贵是贵了点,但为了市民的健康,这个钱出得值!”彭大坚对市民说,福田农批不仅有政府的驻点检测室,还有自设的检测室,所以这里销售的农产品绝对安全,市民可放心购买。
据王多加介绍,目前,深圳市现有10个市辖区,53个街道办,34个蔬菜种植基地(约2万亩),8个生猪养殖场(年产约20万头),20个水产品养殖场(年产约5000吨),2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864家超市和493家农贸市场。
结合深圳市特点,我市确立了本市农产品生产基地100%监管,批发市场(屠宰场)农产品抽检100%覆盖,超市、农贸市场定期抽检,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实行重点监测的监管模式,并以市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为统领,各区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为依托,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2001年58.7%的合格率稳步上升,并多年保持9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