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广东回应不公布镉超标大米名单:抽样范围窄
来源:羊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镉超标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信息

  不公布名单因抽样范围窄

  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广州餐饮环节抽检情况,其中大米及米制品合格率最低,镉超标率达44.4%。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公众的质疑:到底是哪些餐饮企业使用了镉超标的大米及米制品?为何不立即公布名单?

  17日晚,该局回应称,其中米及米制品的镉含量抽检(注:镉含量不合格,即镉含量≥0.2mg/kg),是该局对部分餐饮单位进行的针对性抽检,抽样量较少、抽样范围较窄,只代表局部、个别的餐饮单位米和米制品抽检情况,不代表广州市整体情况。

  针对公众的质疑,市食药监管局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广州市太洋海鲜酒家有限公司大米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40mg/kg;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食堂大米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31mg/kg;广州市海珠区燕南飞美食店米粉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21mg/kg;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一食堂排粉镉含量不合格,检测结果是0.22mg/kg。

  食药监管局表示,已对问题大米及米制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使用。根据抽检结果,该局有针对性地加强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指导、督促其按照《食品安全法》实施食品原料采购控制要求,认真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不采购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食品原料。该局将继续大力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检工作,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

  早前报道

  广州餐饮协会负责人:若大家不敢出来吃饭会伤害整个餐饮行业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陆志霖,实习生邹冰报道: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的抽检结果,大米及米制品抽检近半镉超标。此消息引起了公众的担忧:近半餐饮单位用了镉超标大米和米制品,以后到底还能不能在外面吃饭?

  市民:

  以后不敢在外面吃饭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刚表示要切实做到严惩重处,结果药监部门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上却又叫公众感到失望。

  有市民表示以后会减少外出吃饭。市民胡女士表示,女儿每次中午放学都在外面吃饭,而且都要吃米饭,以后肯定不敢吃了。

  公众同时也担忧,相关部门没有交代这些镉超标的大米来自何地。“今后在饭店还会不会吃到这些镉超标大米呢?”

  餐饮业:

  常规检测不测镉含量

  那么,餐饮企业的大米是从哪里采购的,又是如何流入餐饮环节?

  17日,记者从多位资深餐饮业人士处了解到,餐饮企业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大米良莠不齐,有的米每斤3.5元,有的米每斤只需2.4元甚至更低,而越是价格低廉的大米其重金属超标的几率更高。

  不过,记者同时也了解到,在大米的常规检测项目中并不要求检测镉含量。“这些大米如果只是从供应商处直接采购,他们提供的检验证明中是没有镉检测这个项目的。”有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不过,由于最近镉大米的事件影响比较大,有些广州的餐饮企业已经要求供应商的大米送到第三方检测,可以指定增加检测镉的项目。

  餐饮协会:

  大米出问题可向供应商溯源

  针对市民的担心,17日,广州餐饮协会秘书长倪宏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大型正规的餐饮企业采购大米都有长期合作的品牌,不会用散装米,对方有检验合格报告才会采购,这个我们可以保证,如果大米出问题餐饮企业也可以向供应商溯源。大米的质量问题应该是由供应商和监管部门来负责的。这次食药监局的报告数据具体是怎么得出来的?抽查了哪些地方?这些要讲清楚,不要以偏概全,如果大家都不敢出来吃饭,会伤害到整个餐饮行业。”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广州超4成被检大米镉超标 有毒品牌名称仍是谜
下一篇文章:可口可乐拍卖秘方:15岁少年1500万美元得标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