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营养怏线豆奶叫板 七百商标护身娃哈哈仍被侵权
来源:钱江晚报  张妍婷    更新时间:2013年02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昨天上午,杭州拱墅区工商局,两瓶“双胞胎”饮料让大家楞住了:同是橘黄色的盖子,瓶身形状基本一致,背景就是白底橘黄色,下方都是一只半苹果掉进白色“奶”汁中”。仔细看,娃哈哈卖的是叫“营养快线”苹果味牛奶,另外一个是“营养怏线”的苹果味豆奶,两者仅一字之差。

  “市场上仿冒很多,但像这样策划周密的侵权还很少见。”杭州拱墅区工商分局局长姚瑜告诉记者,2012年查处第一批“营养怏线”果味豆奶,经销商还一纸诉讼告了杭州拱墅区工商局,可到了2013年1月25日上庭那天,经销商曹某突然撤诉。

  “营养怏线”豆奶到杭州叫板

  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果味牛奶饮料,是其公司的主打产品,据娃哈哈集团法律办主任伍伟强介绍,营养快线一年的销售额在150亿元以上。

  2012年8月15日,三墩的一个食品批发市场,娃哈哈的销售员发现有人推销一款叫“营养怏线”的果味豆奶,外形包装和自家产品极其相似,就向杭州拱墅区工商分局举报,工商部门了解情况后,对销售果味豆奶的批发商进行了相关处罚,没收了11箱果味豆奶,罚款270元。

  “娃哈哈知名度高,在二三线城市有产品傍大款是常有的事,只是没想到直接杀到家门口来了。”娃哈哈销售部相关负责人说,当时对方推销员报的批发价格是39.5元一箱,娃哈哈营养快线是47元一箱,而在附近的小卖部里,这两种饮料都卖5元一瓶。显然,小店老板看中“李鬼”,因为其利润比娃哈哈要高不少。

  可没想到,工商部门查处后,经销商曹某一纸上诉,告了杭州市工商局拱墅区分局,称自己销售的产品是合法的,有注册商标,不存在侵权行为。

  “哈旺”注册的是豆奶,生产的却是饮料

  工商部门随后介入了调查,调查中牵出了长沙哈旺食品有限公司,也就是“营养怏线”第29类“豆奶(牛奶替代品)”中的其中一个注册商标所有者。

  这家公司在2010年7月14日申请注册了“营养快线”第29类“豆奶(牛奶替代品)”,1年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使用。

  调查中,拱墅区分局发现,娃哈哈的营养快线注册的是第32类(非酒精饮料),第29类“豆奶(牛奶替代品)”商标确实属于哈旺食品。

  这瓶豆奶开始被“解剖”,检验后发现其果味豆奶中蛋白质含量均不足1g/100g,而行业标准中关于“豆奶”产品有明确的规定,豆奶的蛋白质含量不能少于2g/100g,就算是豆奶饮料,也不能少于1g/100g。换句话说,哈旺的“营养怏线”豆奶饮料是一种含有果味和豆奶成分的饮料。

  通俗点说,哈旺的果味豆奶顶着“豆奶”的帽子,已经跨进了饮料领地。

  原定2013年1月25日下午开庭,当天上午,原告却撤销了起诉。

  有699件注册商标的娃哈哈,还是被侵权了

  娃哈哈对商标的保护力度是有目共睹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娃哈哈”、“娃娃哈”、“娃哈娃”和“哈哈娃”等商标,据娃哈哈法律办主任伍伟强介绍,目前娃哈哈注册商标达699件。可百密一疏,“营养怏线”第29类的其中一种被别人注册走了,而且据他们了解,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营养怏线”果汁豆奶在销售,如果不是对方进入杭州市场,可能还没这么快发现。

  在调查中,工商部门也发现,长沙哈旺食品有限公司专门“查漏补缺”,注册了不少大牌遗漏的品类,而他们自己并不生产,只是授权品牌委托其他工厂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0多家工厂生产“营养怏线”果汁豆奶。记者在工商部门调查取证的视频中发现,被委托加工的江苏一家食品公司规模挺大,全自动生产线上,一个工人正一手叼着香烟在作业。

  “发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从全国各地收集了30个批次的果汁豆奶,发现蛋白质含量均不相同。”伍伟强说,虽然目前娃哈哈已经出动打假,不少工厂已经接到工商开出的商标侵权处罚单,但“营养怏线”果味豆奶已经销售了1年多,广东、成都都有被授权的生产厂,遍布全国各地。

  假冒屡禁不止,因为仿冒成本太低,而相对应的维权成本太高。

  “有一家企业被别人仿冒,联合工商局一起维权,1年后,老板放弃了,他说,1年的维权费用是他去年广告费用的2倍,还不如把这笔钱投到广告里。”工商拱墅分局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企业打假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如果不是对方上诉,工商拱墅分局也不会发现现在还有专业“傍名牌”公司,他们抢注了20多个全国知名品牌的商标。仿冒已经越来越“职业化”,“甚至我们到江苏一家企业去取证的时候,公司相关人员还认定哈旺一定能胜诉。”姚瑜说。

  据了解,工商查处了侵犯商标法的违法行为中,罚款超过10万的屈指可数,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导致很多被侵权企业懒得维权,恶性循环,导致侵权行为更加猖獗。

  “傍”大牌侵害企业利益还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产品尤其是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希望这鞭子能更“重”一点,让侵权者能够掂量一下,是否值得。记者 张妍婷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涨 速冻汤圆玩“瘦身”
下一篇文章:白酒价格泡沫2013彻底破灭? 让白酒回归本来价值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