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新华视点:500名大学生卖猪肉是喜还是忧?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年02月03日    关注度:     【字体:

 新华网上海2月2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俞菀、仇逸)由北京大学毕业生创办的“壹号土猪”品牌,吸纳了500多名高校毕业生,相继加入“养猪卖肉”的行列。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大学毕业生如此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悲哀?还是开辟了更多发展路径?是社会需要的适应?还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名牌大学毕业,就业从零开始

  1月25日,号称中国“土猪大王”的“壹号土猪”品牌,在上海6个区县的12家农贸市场登陆。除了“原生态”土猪肉吸引眼球外,创业老板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员工中有500多名大学生且10%毕业于名牌大学,成为最大关注点。

  “参与问答就送二两猪肉嘞!”30日傍晚,记者在上海市长宁区澳华农产品市场“壹号土猪”店面前看到,围观、咨询、买肉的顾客络绎不绝。几个“90后”满脸书生气的小伙子,忙碌地吆喝着,一边还熟练地切肉、称重、收钱。开业一周,他们积攒了不少“回头客”。

  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郝承兵,当了四年“卖肉倌”,如今从一线员工晋升为区域经理,年薪10万元,有房、有车。在他身边的3名员工,也是大学毕业不久的新人,月收入3000多元。

  “2008年参加校园招聘的时候,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问我,你大学交女朋友了吗,我说没有。他又问了我一句,那你大学四年里干了些什么,我当时就懵了。”郝承兵说,“大学四年,真的没有学到太多在社会上有用的东西。”

  “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成了一些大学生的榜样。1984年,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当时叫政治经济学)专业,“那天学校人事处老师看着我的个人资料,说读这个专业该分到哪个单位呢?”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后来我‘下海’摸索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对养猪卖肉最有心得,就决定做这方面的企业。”

  “你学经济学专业的,读资本论和卖猪肉有什么关系?”有人问他。“就算是在北大、清华,专业教育又能包含多少生存竞争的技能?”陈生说,在“壹号土猪”,大学生可以学到“怎么自我定位,这个社会是怎么运作的,并且拥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广阔视野、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能将经营理念更好地传播与实现”。

  纷纷放弃专业,高教何去何从

  此次事件之前,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一事就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认为高材生卖肉是人力资源浪费,也有人认为这宣告了应试教育的破产——高分数、高学历,并非指向让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一位网民认为,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唯分数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自立意识被忽略。

  “没有一技之长和专业领域内不可替代性,大学生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只好与普通百姓‘抢饭碗’。”网民“淡定八戒”说,学校和家长总以为考试成绩好,日后就能成为顶尖人才,谁知可能连自己的生存问题也解决不了。

  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壹号土猪”员工徐标献说:“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总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却发现自己的能力颇为匮乏。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过去的坚持有多大价值?迷茫或许是我们的集体代名词。”

  “卖猪肉以后,我们放下了架子,相互鼓励,不再纠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是制订计划、按部就班、努力工作,这是一个不断积蓄能量和认识自我的过程。”徐标献说。

  作为“壹号土猪”员工的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桎梏。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对此难以释怀。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姚奶奶告诉记者,对于大学生做“猪肉倌”她并不反对,而换成自己的孩子就不一定能接受,“辛辛苦苦培养了那么多年,最后跑到菜场里卖猪肉,肯定不甘心的呀!”

  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上海市人大代表王黎娜是一个“85后”,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她在银行工作两年后辞职务农,成为著名的“扁豆姑娘”。她认为,“职业无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专家指出,将学生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成才理念,一味地希望做“人上人”,将过高的目标悬在空中,往往会陷入焦虑和迷惘。

  大学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说,一些人出于应试教育逻辑和功利主义需求,认为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卖猪肉,其实从个人发展来说,有什么不可以?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允许人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国外名校出来的人也有卖报纸、送牛奶的,不是说高分进名校就一定要高精尖就业。”

  另一方面,熊庆年认为,像“壹号土猪”这样运用现代商业技术运营培育的品牌,发挥了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特长,值得鼓励和赞赏。“很多家长可能对行业本身有不正确的看法,这与社会风气有关。社会功利主义色彩不改,教育领域也无法改革。”

  同时,专家认为,大学毕业生卖猪肉一事说明,大学时代所学专业与就业需求并不一致,如何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怎样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这些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和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表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很有限的,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去卖猪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资源的浪费。“这也暴露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不够,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学科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等。”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说,“应用型学科可以强调学以致用,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学科,应该注重广阔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对自我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澳门母婴临时支持计划:下周起七处售七牌子奶粉
下一篇文章:北京超市售货员称高档茶叶多为机关单位采购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