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处罚企业的1.72亿元多付价款去向成公众焦点
前不久,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因垄断行为被国家发改委责令退还的多付价款1.72亿元,其去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认为,这笔1.72亿元多付价款的真正埋单人是广大消费者,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此,北京消协呼吁,有关部门应介入并监督这笔款项的使用。
北京消协认为,在此案中,涉案企业暗中协商价格,以价格联盟的形式向我国彩电企业销售液晶面板,进而推升了彩电整机的销售价格,而国内彩电生产企业最终将不公平交易又转嫁给了消费者,消费者才是这一伤害的实际承接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广大消费者既为垄断价格埋单,同时也不能公平享受电视三包规定来维护自身权益。因此,从事实上讲,退还给国内彩电企业的多付价款的真正所属权益应当是为垄断价格付出代价的广大消费者。
反垄断的最终目的是既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又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发改委对韩国三星[微博]等6家液晶面板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势必将推动液晶电视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消费者的当家人消协组织希望,通过此事能够唤起全社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让每一位消费者都不再成为垄断行为的受害者。
据悉,有媒体报道,这笔款项已划拨给彩电生产企业,而彩电生产企业却说被某行业组织及企业“截留、独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报道中,无论是行业组织还是相关企业,无一关注真正埋单人是广大消费者。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