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芫荽样本重金属含量没超标
昨日,广州市农业局会同番禺区农业局对羊城晚报曝光的番禺区石碁镇金山村菜田土壤和蔬菜进行了调查和抽样检测,并送具国家认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广州市农业标准与检测中心、番禺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分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该村所种植的菜心、芫荽样本重金属含量未超出国家规定标准。
此前,广州市农业局已通知全市各区(县级市)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垃圾肥”使用情况的排查工作。经初步排查,番禺区石碁镇、化龙镇部分地区的农民有使用生活垃圾堆肥的习惯,其中个别地区农户使用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垃圾作为堆肥原料。其他区(县级市)暂未发现同类情况。
广州市农业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并要求全市各区(县)农业部门加强堵截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流入农田,加强教育农民安全使用肥料,保护农田生态。进一步加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监测,特别是对金山村及周边地区蔬菜产品进行重点监测。同时,继续加强对近郊农田环境的监测,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残留情况的监测,并根据结果进行生产指导。
媒体记者:两块地的铬、镉、铅均有超标
就在官方样本送检结果公布的同一天,由媒体记者送检的土壤样本也有了化验结果。昨日,记者将疑受垃圾堆肥污染的两块农田中的土壤抽样送至专业机构化验,结果表明,样本检测到三类重金属均有超标。有市民表示,对蔬菜安全产生了担忧。
昨日上午,记者在番禺金光大道一带对白菜田和蒜地分别进行了取样,每块地取得了6个样本,统一送至广东省某专业检测土壤的权威机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两块土地的三类重金属铬(Cr)、镉(Cd)及铅(Pb)均有超标。其中一个样本,每千克土壤中的镉(Cd)的含量较标准高了50mg,达到250mg,铅的标准也较国标高了近60mg。
高级环保工程师区勇表示,正确的采样方法应该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多点采样,并非集中采样。虽然记者的采样可能有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仅从样本数据来看,这片区域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的确偏高。他介绍,土壤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包括废水、废气及废旧电池的液体泄漏等,番禺菜地肥料竟存有电池,这是不可思议的。而谈及重金属对人体的影响,区勇表示,长期摄入过量的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而镉超标正是日本几十年前“痛痛病”,即慢性镉中毒的元凶。
虽然检测的并不是直接食用的蔬菜,但这份数据还是引起了很多街坊的担忧。记者在东山口附近的一家菜市场采访了十位街坊,只有两人表示没听说“垃圾菜”的问题,有位年轻男士还疑惑地问:“垃圾堆肥种菜?是新的环保方式吗?”但是当听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时,他们都表示很担心。
“土有事,那菜肯定也有事啦。怎么会不怕。今天打边炉都不想买叶菜了。重金属把人吃傻了怎么办?”街坊林婆婆对记者这样说。而一旁的王伯则说:“怕也要吃,不然怎么办?什么都不吃吗?挑虫多的啰。”不过,有档主表示生意影响不大:“大家总是要吃菜的,我的菜很安全的,不怕。”
报料农场主遭人围讨
广州市农业部门已作出对使用“垃圾肥”种植的番禺金山村蔬菜作暂停上市处理的决定。羊城晚报记者昨天再度来到番禺金山,看到村内的农业耕作已基本停顿。据最先将“垃圾肥种菜”一事透露的农场主称,因为各方保密不足及相关部门没有出台后续措施,部分村民从前晚起到其农场讨说法。
昨天,记者再度来到广州番禺石碁金山村。由于广州市农业部门已作出对金山村的蔬菜暂停上市的决定,记者看到,村内农务工作已基本停顿,之前一天白天记者所见的全村农民下田耕作的场景在昨天没有出现。
在金山大道旁边,有一座名为“淑女农场”的小农场。这座小农场,从前天起便成为金山村村民的焦点。本月23日,农场的投资者黄春华,向来拜访的网友“广州妈妈种菜团-老姜”透露身边众多农田用“垃圾肥”种菜的消息,“广州妈妈种菜团-老姜”把该情况发上微博,引起社会关注。几乎所有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都极力保护黄春华和他的“淑女农场”。可是广州一家媒体,却将黄春华全名和“淑女农场”全部刊登在报道当中,导致全村都知道是黄春华报的料。
“25日晚已经来过两个人,26日早上来了30多人,差点打起来,还好被旁边跟我熟的村民拦住。”黄春华表示,报道出街后,陆续有村民过来讨说法,不少村民指责“你自己也是种菜的,为什么要说同行的坏话”,“没想到当初一句话,会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事情。”
“我和老公租下这块地,就是希望用最健康的方式种菜。”黄春华的太太称,其父亲被食道癌症夺去生命,临死前两周被疾病折磨的惨状让其毕生难忘。“老人家之前很省钱,吃的菜都是最便宜的,但医生告诉我他吃的菜导致其患癌症。”黄氏夫妇在办完老人家丧事后,于今年6月卖掉自家房产,凑了30多万元在金山村租地,搞起“淑女农场”,除了让都市人能感受农家乐外,两夫妻也在探索健康种菜观念。
“现在这样一弄,我怕我在这里待不下去了。”黄春华表示,无论事情怎么处理,他在村内都将尴尬,花30多万元打造的“淑女农场”可能因此结束营业。如果坚持留下来,怕有危险,“有讨说法的人说,要烧掉这里。”
黄春华表示,现在全村的菜都不能卖,已经让农民蒙受损失,如果最终确认蔬菜和土壤的安全数据超标,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若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希望相关部门一定要有善后措施,“不能把责任全部让农民去负,他们到现在都有很多人不理解这样种菜不好。”黄春华认为监管不力导致“垃圾肥”种菜也是本次事件的导火索之一,故相关部门也应承担责任。
北滘垃圾卫生处理厂已被责令停止供应有机垃圾
广州番禺区金山大道一带菜场普遍使用未分类垃圾堆肥,番禺区发布通报称垃圾堆肥来自顺德北滘镇。昨日,顺德环运部门通报称,前11个月,北滘垃圾卫生处理厂共运送343吨有机垃圾供应兴顺公司。目前,已责令该厂停止供应。
据调查,北滘处理厂在今年1-11月期间合共向广州兴顺公司提供有机垃圾55车,约343吨,日均约1.02吨。按照合同约定,北滘处理厂提供的筛下物只能用于环保肥料使用,不得作其他方式处理,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广州兴顺公司负责。
处理厂主管周先生透露,兴顺公司表示看中生活垃圾中分拣出来的有机垃圾,想利用这部分垃圾做环保肥料使用。在签订合同前,周先生还曾到兴顺公司走访过,对方表示,从北滘获得的有机垃圾仅能满足该企业内部花卉的种植。合作正式开始后,周先生再没去过兴顺公司,因此不清楚有机垃圾到该企业后实际作何处理。双方虽有合作,但并不存在利益关系。
当记者询问周先生是否明白什么是“环保肥料”时,对方表示不清楚,对垃圾直接用作肥料可能存在的危害也是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