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三聚氰胺无害?专家不妨痛饮
来源:现代快报 评论员 刘洪波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16日    关注度:     【字体:

 白酒闹塑化剂,却引出三聚氰胺翻案风波,真是始料不及。

  白酒塑化剂,事发于酒鬼酒,到茅台酒被检出超标,达到新高度。龙头企业,运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当然不会差。于是茅台酒的媒体见面会上,北大李可基教授谈起了人类的排毒能力。

  根据李教授认定的这种能力,就算铅、砷、汞、二噁英等毒物,人类的身体一般都应付得来,何况“一天喝两斤没问题”的塑化剂超了标的酒?光说塑化剂还不过瘾,李教授还表示,三聚氰胺成年人拿着喝也没事。

  塑化剂和三聚氰胺对儿童有毒,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了,李教授的智慧在于说它们对成年人无害。成年人的“排毒能力”,当然不是儿童可比,但是否强到塑化剂和三聚氰胺一点害处都没有,恐怕也是疑问。

  网上曾经有笑话说,吃同样的低劣食品,外国人都躺下了,中国人没事,因为日常已经训练过了。这大概也可以归于“排毒能力”。如果我们每天都吃下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国民的“排毒能力”或许真的就可以举世无双。这样,塑化剂、三聚氰胺之类的添加,还可以说是积极提高“排毒能力”的行为,无过有功。

  人类确实是坚强的,正如李教授所说,近代以来,人们接触到的各种毒性物质的含量是大大增加了,但平均寿命却增长了一倍多。但如果毒性物质少一点,同样的医学保健能力下,人类的寿命是不是会更长一点呢,李教授就不说了。

  塑化剂与三聚氰胺的毒性是否存在,读一下维基百科,搜一下谷歌百度,不难得到说法。且就算无毒吧,为什么就一定要加在食品里面?无毒的东西很多,并非都是食物;人类吃东西,不是要它无害,而是取其有利。塑化剂和三聚氰胺就算没有害处,利在哪里,为何要跑到食物里来?这也是李教授没有说的,酒企奶企也不会说。

  人们了解到三聚氰胺放到奶里,可以标称有更多的蛋白质含量,但它确实不是蛋白质,而只是使仪器的某种计数增加,而这个读数会被视为由蛋白质含量决定。塑化剂跑到了白酒里面,人们了解到有利于使酒在杯子里产生“挂壁效果”,而这个效果又一直被视为好酒的证据。

  这些就是酒中的塑化剂、奶中的三聚氰胺的“有利之处”了,它只有利于销路,无利于身体;有利于企业,无利于消费者。而身体要为之消耗更大的“排毒能力”,人们则为消耗更大的“排毒能力”付出高昂的费用。这就好比挖坑把人坑了,来一句“没有害处”,解释为“挫折训练”,可以提高应变能力一般。

  企业很聪明,不会承认自己有添加。检测出来了,大抵有三招。第一招是赌咒绝非故意,三聚氰胺怪奶农、塑化剂怪生产运输包装中的塑料;第二招是说“无害”,或“不过量就没事”,而且要请专家说,这就权威、科学;第三招是“有人使坏,打击中国的民族企业”。向来如此,这一回也不会跑掉。

  李教授不是等闲之辈,供职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兼职于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委员会、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卫生部新资源和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等等。塑化剂、三聚氰胺喝了没事,使人不免感觉到“公共卫生”将要重新定义,难道这些东西正是向国人推荐的特殊营养、健康生活、居民膳食和食品新资源?

  专家为企业或地方政府站台,以“专业意见”向公众喊话,在危机事件中高呼“没有问题”,如同职责。他们是否站在科学一边,谁知道呢,反正专家这两个字就代表“科学”了。危机一出,专家就来指责普通人的见识“不科学”。这不是“屁股指挥脑袋”,只是“利益指挥屁股”,而已。脑袋,貌似有就行了,“专家”名号的作用,就是貌似有脑袋而且是好脑袋。

  看到上访,说99%是精神病症状;听到调价,解释调价还远不到位;活熊取胆,断言熊很舒服;酒里有塑化剂,证明每天喝两斤没事;奶里有三聚氰胺,表示成年人喝了无害……例子不胜枚举。现在,禽流感过后,官员兴率先吃鸡,以示不危险;闹过瘦肉精,企业家会示范吃火腿肠,表示很安全。专家呢,我们可不能指望李可基教授每天拿着三聚氰胺喝,把“无害”证明给大家看。实话说,这些站台的专家,还不如给他们扔胡萝卜的人。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大教授称喝三聚氰胺没事 排毒力强?无毒,教授,有毒,人类,身体,
下一篇文章:我国前11个月餐饮收入实现超2万亿 增长13.4%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