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装瓶封藏好的荣太和“原酱·2013” 摄影/何菲
中国网3月27日(记者 王文举) 3月26日,荣太和“原酱·2013”在第88届成都糖酒会前夕顺利通过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上市发审,成为首个证券化酱酒产品,拉开了酱香型白酒走向证券化的序幕。
本次通过发行审核的荣太和“原酱·2013”容量为1000毫升,定价598元/瓶,度数为53度。可以与之对比的一个产品是荣太和5年500毫升装,目前市场定价高达990元/瓶。
在中国白酒遭遇行业调整之际,作为国酒茅台始祖之一的荣太和(“王茅”)希望通过白酒证券化这一创新营销模式,借助酱香酒市场拓展至千亿之机冲刺全国化,领航中国白酒新一轮的板块崛起。
“荣太和”助推酱香酒板块新崛起
据史料记载,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太和烧坊”出品的茅台酒代表中国参会,由于酒香弥漫整个会场,茅台酒获得金奖,一举成名,成为与法国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并称的世界三大名酒”。
而在《茅台酒厂志》24页也可以找到“荣太和”的品牌记载:1915年,美国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太和(王茅)”、“成义(华茅)”两家烧房的酒送展,当时农商部都未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获得金奖。从此“茅台酒”一举成名。某种意义上,“荣太和“是国酒茅台始祖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荣太和”与国酒茅台为品牌相关知识产权曾经产生过一次纷争。最终在2009年8月17日,国家商标总局最终裁定:驳回贵州茅台酒厂的申诉,“茅台前身—荣太和(王茅)”嫡传后人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马金奖荣誉。
据了解,“荣太和”的酱香型白酒和茅台酒一样,精选优质的糯红高粱,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堆积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再经三年陈酿,五年才能出产品。其秘方制作的曲药,含六十多味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中草药,用曲量大,为“荣太和”之独创。因此,业界普遍认为酱香型品牌具备更高价值,高端荣太和“原酱·2013”的推出应该将会获得投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中国的白酒共分酱香、浓香、清香、芝麻香、凤香、米香、特香、豉香、药香、兼香和老白乾香等11大香型。其中,国酒茅台一直引领酱香风骚,荣太和此次携“原酱2013”强势回归,酱香阵营从此又添新秀。
随着荣太和的全国化战略推进,行业专家预计,未来三五年,茅台镇的白酒企业有一个大的产业整合升级,会像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纳帕那样,做成一个地域概念,成为中国白酒的一个地域性品牌。
“随着中国白酒经历2012年的调整,整个行业的增长逐渐呈现板块化崛起趋势,那些懂得借助资本力量和创新营销平台的优质酒企有望通过渠道和模式的创新成为中国白酒新一轮增长的推动者。” 白酒行业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这是百年老字号白酒品牌与证券化平台的一次很好的融合,对推动白酒行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高端酱香型白酒品牌试水证券化的有益尝试。
高端酱香白酒成最后金矿
仅仅以2011年度数据为例,中国酱香型白酒销售规模超过350亿元,销售规模首次超越清香型白酒;业界普遍预计十二五末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规模,近5年来,酱香型白酒的平均增速在32%,是中国白酒同期平均增速的1.5倍多。酱香型白酒收入占比由2009年7%,增加到2011年15%,增长势头强劲。中国酱香白酒市场正酝酿着巨大商机。
在市场层面,由于复杂的生产工艺所限造成了酱香型白酒在整个白酒产业中产量占比还很小。但酱香型白酒以2.5%的产能,实现了中国白酒15%以上的销量和30%以上的利润。小产能、高产值、高利润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特点。同时,由于酱香白酒品牌较少,同业竞争不充分,正成为中国白酒最后一座金矿。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酱香型白酒代表荣太和“原酱·2013”的上市发行,开启了中国酱香型白酒品种投资新时代,作为首个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上市的酱香型白酒投资品种,荣太和“原酱·2013”的升值潜力不可小觑。
荣太和公司总裁宋立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品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销售方法去做市场,要跳出保守的惯性思维,重新思考新的营销模式,并更多的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和金融平台,真正做到产融结合。荣太和正在走品牌和渠道的全国化道路,荣太和“原酱·2013”顺利通过发行审核对于荣太和品牌未来整体的发展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意义”。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次荣太和产品上市虽然给企业带来8000多万元的收入,但通过交易中心使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高端人群购买并了解,意义更加深远。交易中心则面向全国甚至国外,产品在证券化的同时,也为品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推动最终的线下销售和传统市场的布局”。
据了解,在此前,国窖1573、水晶舍得、超高端白酒国典凤香等一批高端酒品已纷纷入驻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