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企业风采 >> 浏览文章
茅台质量门或成国酒商标绊脚石 公示期仅剩5天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16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本报记者 夏 芳


  因注册“国酒茅台”商标而招惹众怒的贵州茅台,今天又与不合格产品联系在一起,陷入了产品不合格的“质量门”。暂不说酒企与业内人士的反对,频频爆发的质量问题或将成为茅台注册国酒商标的“绊脚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茅台产品4年3次检测不合格,而最近一次则是由南京工商局在食品抽检中发现集团生产的高级干红葡萄酒存在商标不规范问题,被认定为“不合格”。另外,从2008年至今,4年的时间内茅台被抽检出的不合格产品包括茅台特制酒、迎宾酒等,被质监部门认定质量不合格。

  茅台葡萄酒曾侵权

  近日,南京工商局在食品质量抽检中,共抽检了37批次葡萄酒,其中23批次被判为“不合格”,其中就包括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生产的茅台高级干红葡萄酒。

  而事实上,茅台葡萄酒是2002年7月组建成立的,是由贵州茅台酒厂控股,由唐山市昌盛河实业、泉州德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中,贵州茅台酒厂公司持股比例60%,拥有昌黎茅台葡萄酒经贸、郑州茅台葡萄酒销售有限公司为销售主体的两个全资子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只要攀上“茅台”二字的产品都是赚钱的,因此市场上就出现了不少“茅台+某某酒”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多数被经销商买断经营,因此存在的问题也多。做贴牌产品虽然赚钱也快,但是当问题出现时,茅台也会责无旁贷地接纳所有的一切。

  这次事件的主角是茅台葡萄酒,这款酒当年因侵占他人知识产权而被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结果是被告人茅台和昌黎葡萄酒公司败诉,并向原告进行了赔偿。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品牌和质量是一家食品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当企业对自己的品牌都不负责时,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吗?”

  将影响国酒商标注册

  茅台旗下产品多次出现问题,除了管理上存在问题外,也是扩张下的弊端。

  茅台曾提出“十二五”目标,到2015年实现收入500亿元,到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茅台集团要完成这个千亿目标,除了目前要打造的习酒上市外,其他品牌的酒业必须发力才行。

  而据记者了解,茅台集团旗下保健品公司打造的产品茅台白金酱酒今年也在发力,并加大了宣传力度。茅台除了主打品牌飞天卖的不错外,其推出的中端白酒茅台迎宾酒、茅台王子酒等,在目前中端市场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茅台集团如果不重视质量而只顾扩张,那么从长远看必将影响茅台的品牌。

  数据显示, 2008年,43度“喜相逢·茅台迎宾酒”也曾出现在深圳公布的酒类检测结果不合格产品名单中,抽检发现,43度“喜相逢·茅台迎宾酒”总酯,同样低于相关国家标准。2009年12月,深圳市第三季度酒类抽检报告中公布,茅台集团生产的茅乡特制酒被检出总酯不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一边是茅台不断爆出质量问题,一边是茅台在注册国酒商标。针对茅台注册“国酒茅台”商标一事,有业内人士表示,茅台作为一家企业而注册“国酒”商标,目前这家企业是国内的龙头企业,但是企业终归是企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不能把国酒商标给予茅台一家独有。

  据记者了解,距离茅台注册国酒商标一审公示期大限仅剩5天,而酒企、个人及单位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递交异议书多达20多份。另外,多省市律师自发组织的反对茅台注册国酒商标的律师公益诉讼活动也在继续,暂不说其违反当前的商标法,一家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国酒”二字是否能担当值得商榷。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公示期结束后应果断否定茅台国酒商标,以免引发更多的争议。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五粮液三季度净利预增88% 称暂无提价计划
下一篇文章:丰联酒业吞三家酒企股权 联想控股上市路线图渐清晰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