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末,国内取得生产许可的专业果冻生产企业已经达到490家,中国果冻行业产量总计超过1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出口约超过1亿美元,继续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态势。
当然,果冻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休闲食品的整体发展。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新金融记者说:"从2006年至2011年的6年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96亿元增至2011年960亿元,增长幅度为269%。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冻生产国和销售国。但我国果冻的品牌集中度较高,喜之郎、亲亲、蜡笔小新、雅客、金娃、马大姐、天线宝宝等果冻十强品牌占有60%—80%的市场份额。"
■信任
消费者还在犹豫。
"不要低估中国人的智慧,我曾亲眼目睹有人用明胶生产过更高级别的营养品。但就目前果冻的售价和成本比较下来,厂家的利润算丰厚了,大厂子应该没必要冒险。"经常转战于各大明胶厂的一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
"消费者宁愿相信一条微博,也不愿意相信食品厂家,是由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敏感,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让消费者感到害怕了。总之而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梁铭宣称。
对此,丁绍辉表示,此次明胶事件,是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危机积累到了一个点,明胶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就果冻而言,它属休闲食品,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吃,受影响就更为严重。"如何应对,并不只是果冻企业的事儿,应是整个食品行业的事儿。"
梁铭宣还强调,这再次反映出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及不信任感,因此,我国食品企业要想真正得到消费者信任,长久健康发展下去,应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食品检测标准及力度,杜绝假冒伪劣行为,真正地为消费者健康安全着想。此外,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食品企业监管力度,对一切欺诈消费者行为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罚。
如果说以后如何如何,那是将来的目标,可现下,如何恢复消费者信心成了每个企业必须要做的"功课"。
除了中糖协的研讨会,喜之郎公司配合监管部门在全国开展针对明胶事件的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各级监管部门对其产品的监督检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布产品配方,宣传果冻产品知识;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喜之郎果冻产品中从未添加明胶,更未添加工业明胶等非法物质。
亲亲公司也在积极接待、回应各方媒体的采访,及时澄清事实,维护行业形象;送产品到国家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检测,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用事实和数字说话;积极配合省市质监局对公司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向经销商发出"亲亲果冻不含明胶的承诺函",增加消费者信心;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细节管理,杜绝质量问题发生。
即便现状暂时无法改变,处于果冻产业链上的、上下游的企业也都必须面向未来。相对于果冻行业一直以来的发展成绩,其将来的空间和瓶颈更需要重视。
"果冻除感官享受外,还有一定的健康功能。果冻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受制于农产品(魔芋、水果罐头等)的产量,如,2011年全国水果因天气等原因严重减产,导致果冻业因罐头原料不足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丁绍辉说。
"每天早晨,上班后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打开互联网,浏览最主要的网页,看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和重要新闻,目的是看有没有和果冻产品相关的,如果有,马上做风险方面的评估。开会或是启动新的调查机制,从而控制其对我们果冻产品的影响。"一果冻企业负责人在研讨会上说。
显然,要买最放心的原料,这样才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信心。当然,添加剂也是原料的一部分,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正确对待添加剂也是行业和消费者都要欣然面对的。与会的每一个企业产品研发部,均表示日后要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口感、更有营养、更安全的果冻食品。
"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强,未来我国果冻食品将会逐渐向多功能性果冻发展。食品企业应该以健康安全为基础,科学的添加食品添加剂,大力发展对人体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梁铭宣称。
"因明胶事件对果冻行业影响很大,企业们都激愤得很,一定不要引用过激的言论。"采访过程中,也有果冻行业的业内人士如此提醒。
也有果冻企业在给新金融记者的回复中,临了还在呼吁:"强烈呼吁央视主持人赵普能够勇于直面事实,站出来进行澄清和道歉,还果冻企业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