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企业风采 >> 浏览文章
中国乳企进口奶牛需求激增 洋牛价格5年上涨50%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6月20日    关注度:     【字体:

 近日,记者发现,随着我国奶牛进口量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奶牛价格也在涨,已近3万元一头,相比5年前上涨约50%。

  乳品行业专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表示,乳制品企业单纯从国外进口奶牛,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奶产品质量。奶牛饲养的条件,包括养殖方式、养殖水源、饲料等方面等都会对牛奶的品质产生影响。解决中国奶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奶源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合理发展奶源空白的区域。

  买入洋奶牛以提升奶品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进口奶牛乳制品正式向市场推出,这是该公司从澳大利亚采购进口优质奶牛后专门开辟生产线生产的乳制品。据记者了解,去年该公司从澳大利亚的53个农场中,精心挑选了403头荷斯坦奶牛和31头娟珊奶牛,空运回温州,总费用在2000万元左右,平均每头牛接近5万元,比国内的同龄奶牛价格高6倍多。

  记者在该公司官方网站发现,该公司推出的这种牛奶,每天500瓶在本地限量销售。此前上述当地媒体报道称,该批牛奶售价为18元/瓶,比同类产品贵一倍左右。记者了解到,除了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他地区,也有奶企采购进口奶牛。国内奶企买洋奶牛产奶,缘于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牛奶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及对牛奶的品质和安全的要求的提高。

  数据追踪商GlobalTradeInforma-tionServices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进口了近25万头活小母牛(即还未繁殖过下一代的母牛)。仅在去年,我国就斥资逾2.5亿美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进口了10万头小母牛。

  随着我国进口奶牛需求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奶牛价格也在上涨。王丁棉告诉记者,近几年我国进口奶牛数目就一直在增长,并且价格一路攀升。目前一头进口奶牛的平均价格在2.8万~3万元之间,而在5年前,这一数据在1.5万~1.6万之间,上涨了50%左右。

  此前,有媒体曾援引乳业分析师陈连芳的话报道称,目前国内能产出高品质优生鲜奶的良种牛比例只有40%~60%,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这个比例高达98%以上。

  专家:应合理规划和布局奶源

  “并不能说有了洋奶牛就一定能产出好牛奶,因为牛奶蛋白质、脂肪等成分与后天饲料搭配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一批纯种奶牛,并且环境适宜,饲料搭配合理,这样的情况下,产下的牛奶确实是好牛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丁棉认为,要从根本上发展奶业,不能单纯追求奶牛的数量,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发展,在改良种牛和提高奶产量上多做文章。中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美国早已放弃对奶牛数量的追求,而着力于通过改善养殖条件和提高养殖技术来提高奶牛产奶的数量和质量。

  “美国这几年砍掉了几百万头牛,但是牛奶的总产量反而增多了,奶牛的单产已经在9吨到10吨之间,而我国待产牛每年的单产量大概在5吨左右。”王丁棉说。

  另外,在王丁棉看来,解决中国奶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奶源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应该合理发展缺少奶源、有空白点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扶持发展过剩的北方八大奶产区。他告诉记者,北方奶业发展过剩,在当地消费不完,只能做成奶粉、还原常温奶等到其他地方销售,在这个加工运输过程中,每年的损失以数十万吨计,而中国牛奶年产量也就是在3000万吨。

  “我国牛奶的北方产区占70%~80%的产量,但是北方消费能力比较薄弱,南方地区虽然消费需求更高但是奶源缺少。奶产品是快速消费品,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加工快速消费,而要做到这点只能在当地生产,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秸秆等可利用资源,做到近距离运输,保证产品的营养、降低生产成本。”王丁棉告诉记者。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青啤三得利合作隐忧
下一篇文章:中国最大速溶咖啡企业资金告急与风投分歧 或致上市计划搁浅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