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企业风采 >> 浏览文章
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众多大型粮油企业的突破口之一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2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无论是掌控进口大豆资源的益海嘉里,还是国有粮企巨头中粮、中储粮,无一例外的是,都对上游产业链具备较强的掌控能力,对于众多粮油企业来说,在对国内原料资源和国际进口原料资源无法掌控的情况下,走出去,引进来,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众多大型粮油企业的突破口之一。

  80%左右的进口大豆货源,5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被外资企业以控股或参股的形式控制,这是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面临的现实。无论是“坐怀不乱”的金龙鱼,还是厚积薄发的福临门,或者未经波澜的金鼎,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植物油加工市场,外资与国内企业的角力一直在持续。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仍将继续,外资、国企、民企之间的市场争夺将更加惨烈,未来的国内植物油加工市场或从“一家独大”演变为“三雄逐鹿”。

  1/走出去 海外结“粮”缘

  2012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称,2015年我国的食用植物油产量力争达到244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要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鼓励建设一线多能、多油料品种加工项目,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食用油加工基地。

  因为无法掌控大豆、棕榈油等油料作物的上游环节,国内粮油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粮油市场的大幅波动。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号召下,面对激烈的生存困境,力争上游的国内粮油企业早已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自己的脚步。

  2007年,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分别在巴西的托坎廷斯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购买了1.6万公顷和1000公顷土地,成为最早去巴西开辟大豆种植基地的中国粮油企业。一年之后,福地农业正式在巴西试种大豆、旱稻6300亩,2009年4月份成功收获第一批大豆,海外种豆取得初步成功。

  众所周知,我国油料油脂的自给率较低,食用油对外依赖性较大,大豆已沦陷,棕榈油更是几乎全靠进口。2010年中国进口棕榈油593万吨,近10年来我国棕榈油的进口量正以8.5%的速度递增。

  打破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这一“破冰”之举的是天津聚龙集团,2006年天津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开辟了总面积为2.4万公顷的两个棕榈种植园。

  据记者了解,目前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有3块棕榈园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8万公顷;棕榈油加工基地从2011年1月已经开始出油,去年一年共加工毛油1万多吨,预计2012年将超过2万吨。

  “由于棕榈种植园还没有进入稳定的旺产期,出油量没有达到最初的设计能力,从明年开始,棕榈种植园将逐步进入旺产期,这也成为聚龙集团走出去过程中的新起点。”天津聚龙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孙卫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除了福地农业、聚龙集团之外,重庆粮食集团、北大荒商贸集团等粮企也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厉兵秣马,不断拓展。

  2/扎根海外 方育硕果

  2012年2月初,继在巴西成功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之后,重庆粮食集团再次传出种豆阿根廷的消息。相关报道称,重庆粮食集团计划投资12亿美元,在全球第三大大豆供应国阿根廷打造大豆种植基地,未来的海外投资计划还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油菜籽基地、马来西亚棕榈油基地以及柬埔寨优质稻谷基地。

  从2010年最初的8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到2011年敲定的300万亩,已扎根巴西的重庆粮食集团在种植大豆的同时,还与合作方共同推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拟投资172亿元与巴方共建优质大豆生产加工物流基地项目,涉及农业、工业、商业、仓储、港口物流等多个领域。

  合作项目中包括一个年产能150万吨的大豆压榨厂,据悉该厂目前已进入设计、土建阶段,预计2013年投产。重庆粮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巴西建豆油压榨厂是海外基地建设非常关键的一步,一方面可降低粮油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瞄准巴西食用油市场。

  2011年国庆节前后,重庆粮食集团收获了首批26万吨的巴西优质大豆,并陆续装船运回国内。在种植大豆的同时,重庆粮食集团还将目光瞄准了进口大豆经营,相关人士透露,2012年重庆粮食集团计划经营境外大豆200万吨,未来4年将达到700万~1000万吨,叫板国际粮商。

  业内人士分析,重庆粮食集团不断成功出手海外,一方面得益于其明晰的产业布局,另外一方面则源自其海外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企业战略与国家、地方战略相吻合的大前提下,粮油企业要更多地树立国际化思维,区分好‘走出去’与‘国际化’的区别,从企业、产业国际化的角度出发,依托国内巨大的油脂消费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当地政府居民形成一种真正的共生共赢关系,扎根海外,走出去的路才能走得更宽广。”孙卫军表示。

  粮油企业在海外建立油料种植、加工基地,不仅对保证国内粮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而且能为更多粮油企业走向海外积累宝贵经验,与此同时,还能在海外经营中通过与跨国粮商接触,学习其先进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粮油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

  3/走出去需要更多智慧和耐心

  2011年7月份,央视一则阿根廷邀请粮企赴阿种地的消息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消息称,北大荒商贸集团已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在阿根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并已派5名员工前往阿根廷黑河省与政府官员进行接洽。

  北大荒提供灌溉设施和农业技术人员,阿根廷黑河省政府免费提供给北大荒3000公顷的土地作为现代大农业的示范田,商贸集团未来计划在阿开发土地23.4万公顷。

  半年之后,面对记者关于此事进展的追问,北大荒商贸集团境外开发办主任吕华表示,目前此事尚无实质性进展,具体原因则没有透露。

  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愈发明朗化,粮油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种植、加工基地的限制也在增多,还需要面对竞争对手的联合抵制。

  业内人士透露,中粮集团之前曾有意在巴西购买土地,建立海外大豆种植基地,最终因美国四大粮商的联合抵制而以失败告终。

  粮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另外一个隐忧,就是被投资国官方态度的变化。以巴西、阿根廷为例,与前几年欢迎态度相比,巴、阿两国政府对外资企业购地行为的约束在不断收紧。

  据巴西媒体报道,2011年巴西政府出台的新法令规定,今后不允许拥有土地的巴西企业将控股权转让给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国控股的巴西公司。

  无独有偶,另一个大豆主产国阿根廷也开始限制外国人在阿买地,相关媒体报道称,阿根廷政府正推动议会通过相关法案,限制外国人在阿根廷购买土地。

  “从去年开始,巴西、阿根廷对外来企业的投资管制就变得严格起来,这对很多有国外投资意向的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孙卫军表示。

  行业人士表示,对要走出去的粮油企业来说,投资区域的政策走向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随着部分国家土地收购限制政策的趋紧,走出去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作为粮油企业“走出去”的先锋,聚龙集团几年来海外运营的经验对未来走出去的粮油企业有借鉴作用。

  聚龙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孙卫军说:“粮油企业完成海外投资,要智慧地寻求与当地企业充分合作,以企业合作共同体的方式进入,去外资化,同时要向跨国粮商学习,因为他们走过的路可能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跨国粮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而走出去的中国粮油企业,在面对投资环境日趋艰难的同时,在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所承担的风险都较大。

  对于耕种海外的粮油企业来说,气候、关税、融资难的问题都是摆在面前的坎儿,粮油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之路还很长,幸好前面已有身影可以跟随。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陕西区域经济影响力评选揭晓--银桥乳业荣获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下一篇文章:乳业“三分天下”格局有望被改写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