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战略之变
分析三元近些年的产品结构,可以发现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三元并不总是落后的,有时甚至走在最前面。三元曾经也存在“别人做的,我们不屑于做”的观念。
问题是,三元的营销短板使得这个为数不多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优势也很快变成劣势。比如,三元在奶酪、酸奶、纯鲜奶、常温奶等产品系列都有产品,在高毛利的奶酪、酸奶上很早就已经具备优势,可是酸奶的优势目前已经荡然无存,现阶段我国奶酪消费较为有限,奶酪的优势又发挥不出来。
据悉,三元第一个做“早餐奶”,但由于推广不力,2004年被蒙牛早餐奶后来居上。2003年三元便研发出了一款高端常温奶,因害怕价格贵没人买迟迟不敢上市,很快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却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对于一些习惯研究企业战略的人士来看,三元是一个战略缺失的企业。北京盛华永道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雷永军对《望东方周刊》表示,“从我了解的中国乳业来看,很多企业在战略上都是糊涂的,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中国乳业一直是内蒙军团唱独角戏。”
三元的经营战略不成熟还表现在产品结构上,三元也曾经摇摆不定。中国乳业曾经“北三元、南光明”的格局让位于内蒙古两个巨头伊利、蒙牛,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常温奶。
2003年10月,行业内掀起一场激烈的争论。“鲜奶是金,酸奶是银,奶粉是铜,常温奶是铁”“常温奶为‘奶渣’,营养价值不如巴氏奶,如同‘豆腐和豆腐渣’”等观点不一而足。
随后几年这个争论一直没有完全停息。但在冷链系统不成熟的情况下,常温奶不仅利于全国范围扩张,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市场增长空间大。10年来,伊利和蒙牛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常温奶便是其利器。
当以三元和光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型乳制品企业在彷徨中时,消费者被抢走,巴氏奶的市场被逐步吞食。在这期间,常温奶在国内液态奶市场的份额也从20.4%上升到78.2%。按照乳业专家王丁棉的研究,这个比例正好和前些年的比例相反,也正好和国外成熟液态奶市场的比例相反。
即便2003年7月高调启动“纯鲜”战略的三元,也不得不采用常温奶战略。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免于中毒”的三元,2008年、2009年更是推出几款高端常温奶新品。
但三元的常温奶战略并不算清晰,由于竞争的加剧,常温奶毛利率继续下降,三元没赶上好机遇。
此外,三元主营业务定位上也摇摆不定。
今年11月初,三元公告表示将以不低于3.5亿元挂牌出售“少数可以盈利的公司之一”的华冠分公司。结合今年三元曾对一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增资,很多人认为三元要投身房地产。钮立平对上述猜测没有正面回复,只是告诉本刊记者,“房地产本来是我们的主营业务之一,现在北京南城开发可能有参与的机会,所以我们才在年初公告增资这家房地产公司。”
这其实意味着三元经营战略发生回转—— 重新重视房地产行业。从三元历年年报可以发现,在三元上市之初,房地产的确是其主营业务,甚至曾是其最大的利润来源,但是后来三元决定“集中精力在乳制品行业”而逐步退出了房地产开发领域。
体制桎梏
“三元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企业。”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向《望东方周刊》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如此,记者所采访的业内人士中,很多都对三元的表现感到遗憾,认为三元“不争气”。
很多人将此归因于老国企体制,体制机制不灵活。“很多时候,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国有就等于没有。”历任北京市奶牛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乳业协会理事长的王怀宝对本刊记者说:“三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体制造成的。”
事实上,三元是一家有着国资实质却被包装为“外商投资”的企业。三元以及三元的投资子公司享受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正好,我们刚刚测算完成的结果显示,每年将减少几百万的政府补贴。这对我们的业绩影响并不大。”钮立平对《望东方周刊》表示。
有分析人士甚至直言不讳地对本刊记者说,三元争取了税收的小优惠却在公司治理上没有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从而错过了乳业第一轮高速发展的大机遇。
早在三元上市之前,就有三元高管对媒体表示过,“公司的管理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如此市场化的乳业竞争环境。”“三元缺的是体制革新。”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三元上市已经有多年,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与往年理当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接受本刊采访时,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三元在奶牛养殖领域的专业水准,要远远优于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表现。”
三元副总经理陈历俊曾对媒体概叹,三元缺的不是研发,而是长期投入的魄力和执行力。“有些民营企业为了推新品可以准备好赔一年的钱,我们不敢拿国家资产开玩笑。”
体制之外,或许还有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但各地区企业对“市场”的理解仍旧有差异。在越是有些年头的北京企业里越是有“国老大”的潜意识,市场经济的意识相对落后。
光明乳业原董事长王佳芬对王怀宝说过一句话,至今让他觉得非常贴切,“上海人早上醒了就起床,北京人醒了之后往往会躺着琢磨好一会儿。”
三元董事长张福平的表述更为直接,“说到底,三元还是土地文化、农垦文化,”“三元踏实、平和的性格里‘有些缺乏狼性’。”
有三元的高管曾经认为,三元是牛的性子,快不了。“保持持续、合理的增长速度。”这就使得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三元同时存在两种风险:慢条斯理带来的市场份额被蚕食,抑或一时兴起快速扩张而迷失方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