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企业风采 >> 浏览文章
迷失中走向衰落的三元乳业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03日    关注度:     【字体:

这是家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为数不多的带给消费者信心的乳制品企业——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 

  这也是家上市当年即出现净利润减少近八成,后又连续两年大幅亏损的企业;这是家上市7年有3年亏损,并且2009年亏损额创纪录的企业;这是家包装成“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税收“超国民待遇”的国有企业;这是家上市7年只有第一年给股民分红的企业。 

  2010年11月初,三元公告表示将以不低于3.5亿元挂牌出售“少数可以盈利的公司之一”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冠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结合今年三元曾对一家房地产公司进行增资,很多人认为三元要投身房地产。 

  三元曾是乳业领头羊,如今已身处第二梯队。它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为什么会这样? 

  糟糕的2004年、2009年 

  对于国内乳制品行业来说,2004年是个糟糕的年份,三元也不例外。 

  经过外来企业以低价为主的多轮营销战,2004年北京乳业市场发生大变局,“强龙”压过了地头蛇,三元在大本营的份额大幅萎缩。 

  在2004年的最后几天里,三元发布两条重要信息:2004年业绩预亏;总经理郭维健辞职。在十几天以前,三元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北京控股“由于三元亏损拖累了公司整体表现”决定出售所持全部55%的三元股份。 

  包括三元内部人士以及其他一些乳制品企业老总在内,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上任刚一年多的郭维健辞职就是“迫于亏损”。 

  三元上市之后连“一年盈,二年平,三年亏”的“规矩”都没能守住。2003年,三元上市后第一份年报已经显现了这种颓势,当年公司净利润1282万元,比2002年整整减少78.89%。2004年,三元亏损1.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创新低。 

  郭维健黯然辞职之后,钮立平接任三元股份总经理。 

  钮立平定下目标:2005年、2006年作为三元的调整年,2007年、2008年是恢复增长年,而2009年、2010年是增长高峰期,重回乳业第一阵营。 

  从后来的年报看出,这个目标的前两步得以实现,而且由于受益于三聚氰胺事件,三元在2008年实现高速增长。 

  2009年却是一个糟糕的年度。年报显示,三元当年亏损1.29亿元,亏损额一步回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三元营业收入暴增,但是仍大幅亏损,外界普遍认为“三元‘蛇吞象’导致消化不良”。 

  钮立平对这种判断显得比较排斥。他对《望东方周刊》说,“如果不是由于整合三鹿拖累,三元2009年不会亏损。”他认为,三元整合三鹿之后一段时间管理成本,以及经营成本都相对较高。 

  从年报上看,三元对三聚氰胺危机带来机遇的把握并不算成功。除去河北三元的营业收入,2008年、2009年三元的乳制品业务收入增长分别约30%、31%,但是营业成本也大幅增加,导致营业利润率仅分别增长1.18%、1.59%。 

  市场开拓曾跟着感觉走 

  2000年以前,三元掌握北京周边八成奶源,但是竞争已经渐渐变得激烈,北京市场的成本压力凸显。加上乳业被认为是朝阳行业,蕴藏着诱人的商机,三元迅速对外埠市场展开扩张。 

  2001年前后三元亮出三板斧:上游快速圈地争夺奶源,中游资本运作扩充产能,下游放眼全国扩张市场。 

  在上游,三元先后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多家公司,构建了稳固的三元经济区; 

  在中游,三元以930万美元从外方手中购得北京卡夫85%的股权,获得北京卡夫日产200吨的产能,当时三元整个日产能也仅800吨; 

  在下游,三元施行“多头布点、全面撒开”的战略,迅速向全国市场铺开,南下广州、东向福州和南宁,并且决定直捣上海光明的大本营,准备着打一场“持久战”。当时,正在兴头上的三元甚至把香港、澳门、台湾也列入了市场拓展目标。 

  但随后几年的年报显示,这期间成立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很少盈利,最后导致扩张受阻,不得不逐渐收缩战线。此时,在奶牛饲养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压力增加,以及外来“轻资产、重营销”型乳企的夹击下,三元在大本营北京市场的份额连续下降。 

  中国奶协顾问王怀宝曾担任北京市奶牛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总经理,他对《望东方周刊》分析说:“三元那几年的市场开拓就是凭感觉走,甚至有点儿盲目跟风,赶时髦。” 

  资料显示,三元当时为了降低奶源成本,曾跑到北疆去办奶源生产基地,后因自然环境不适合而导致流产。2003年,三元又到澳大利亚建立奶源基地,由于汇率变化、澳大利亚干旱,以及缺乏在国外的经营管理经验导致巨亏,最后将基地转手。2005年,笼罩在亏损阴影下的三元欲通过上调产品价格扭亏未果。与此同时,伊利、蒙牛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百亿。 

  时任三元股份董秘李宁向外界回应称,公司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布局方面的不合理。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高端尴尬迫使经营者求其次 华润何以败走高端超市
下一篇文章:福建着力打造另一全国性茶叶品牌福鼎白茶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