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依托贵州白酒工艺被指偏向茅台
近日,《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委7月正式发布,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个标准的出台,在行业引起了不小的“地震”。实际上,茅台才是酱香型白酒的老大,此次标准也是依托《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以贵州酱香型白酒生产质量和工艺为主要参考依据编制而成,被指偏向于茅台。分析员也表示,这个标准对也生产酱香型白酒的五粮液和沱牌曲酒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据了解,2010年贵州省白酒总产值203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共有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200余家,包括茅台,以及茅台集团习酒厂、金士酒业、糊涂酒业、云峰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酒中酒集团和金沙回沙酒等众多著名白酒企业。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以贵州酱香型白酒生产质量和工艺为主要参考依据编制而成,明确规定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酱香型白酒国标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白酒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增强了众多香型中酱香型白酒的综合竞争力,填补了酱香型白酒行业无标准可依的空白。
但他同时表示,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市场的拓展也离不开贵州茅台的发展壮大,因此,酱香型白酒依托贵州白酒生产标准甚至倾向贵州茅台实属情有可原。但如此一来,这个标准必将对五粮液、沱牌曲酒等知名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