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4月11日专电题:养一头猪三个月狂赔500元 生猪产业“衰局”何解?
新华社记者
近日,全国多地生猪价格持续较快下跌,甚至出现“养一头猪三个月狂赔500元”局面,目前猪粮比已跌破5:1深度亏损线,一些地方陷入近15年以来的最深亏损。
养一头猪三个月狂赔500元 养猪业陷入深度亏损
“这猪快养不下去了,前两天生猪出栏价只有10元/公斤左右,而今年1月份这个价格还是15元/公斤左右。仅仅三个月左右,一头猪的价格就狂跌了500多元。”对于有14年养猪经验的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袁桥乡东升生猪养殖场场长张曙光来说,近期的猪价让他倍感忧心。
记者采访了解到,生猪价格不断探底,不仅让张曙光这样的一线生猪养殖户备受煎熬,其他畜牧主产区的情形也大体相似。
作为拥有存栏700多头母猪、4000多头商品猪的养殖场场长,山东高青万隆养猪场场长李宗汉正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不断紧绷的资金链。“从去年起,养猪就养不出回头钱,转过年来赔得更提不起来了。周围弃养的同行比比皆是。”李宗汉说。
得利斯集团是山东省诸城市一家肉制品加工的龙头企业,生猪存栏量约5万头。得利斯集团繁育公司总经理郭义辉告诉记者,自2011年后生猪价格“一路如坐滑梯”般下跌,近来猪粮比更是连5.5:1的中度亏损线都跌穿,已陷入深度亏损。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截至4月6日,活猪价格为10.43元/公斤,同比下跌13.37%;猪粮比价为4.45:1,同比下跌15%,已连续6周低于5:1的红色预警线,继续创造近15年以来的最深亏损,每头自繁自养生猪出栏净亏损353元。
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截至4月2日,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1.3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1%,同比下降14.1%,有26个监测省份的活猪价格下降。
供求失衡导致猪价“跌跌不休”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猪价持续下跌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结果。从供给角度看,生猪生产形势较好、规模化养猪增多,提供了稳定、充足的猪肉供应;从需求角度看,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都减少了猪肉需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副理事长曾勇庆说,从全国来看,近期生猪的存栏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长,并且2013年生猪疫病情况较为稳定,生产形势较好导致生猪供应充足。农业部发布的“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也显示,2013年11月份生猪存栏比上年同期增长0.7%。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凡认为,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的运用,拉升了生产效率;生猪屠宰率与瘦肉率的提高,使得生猪出肉率攀升,规模化、标准化养猪的增加,实际都是在帮助扩大行业的产能。
此外,城镇居民在牛羊肉、禽类、海鲜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上升,也导致猪肉消费量减少。东营市畜牧局副局长许其成认为,由于更加注重健康营养,近年来城镇居民增加了对牛羊肉、海鲜等消费量,牛羊肉价格持续增长从侧面反映了这样的消费需求。居民牛羊肉消费量增加了,猪肉消费量就会减少,从而拉低生猪和猪肉价格。
如何破解生猪产业“衰局”?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局面,有关部门应该尽量减少直接的价格干预措施,可以运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给养猪户贷款贴息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引导扶持。
“生猪养殖过程中面临自然灾害、疫病、价格波动等多种风险,应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降低这些风险中的作用。”许其成认为,比如可以设立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一旦在保险期内猪粮比的平均值低于6:1时,保险公司就对低于6:1猪粮比的差值给予养猪户赔付。在具体实践中,每头猪每年的保费十几元即可,政府也可以拿出资金进行保费补贴。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可考虑给予养猪户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降低他们的利息负担。另外,在具体实践中还可将相关金融政策进行打包组合,比如推出“贷款贴息+政策性保险+牲畜活体抵押”组合,让政府出“小钱”进行引导,保险公司、银行等相关各方各司其职、共担风险,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缓解当前猪价探底的势头,消化生猪产业现有产能,须多渠道做大做实公众尤其是农民的‘钱袋子’。”曾勇庆认为,当前城市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但我国9亿农民的猪肉消费需求仍存较大潜力,需要政府把国民收入的“蛋糕”不断做大、分好,让农民“手里有钱”,并编织好“社会保障网”让农民“敢于花钱”。(记者叶婧、萧海川、潘林青、张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