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粮食生产十连增后如何再挖增产潜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乔金亮    更新时间:2014年01月27日    关注度:     【字体:

“十连增”后如何再挖增产潜力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粮食生产有关问题

  连续10年的大丰收,就像跳高运动员一样,越跳越高,提高的空间和难度也越来越大,今后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有多大?在日前举行的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于增产潜力等热点问题。

  继续增产可以实现

  “十连增”之后,粮食生产站在高起点上,高位爬坡非常艰难。曾衍德说,从技术和工作的角度上,今后继续增产是可以实现的。

  一是科技有潜力。去年粮食亩产是358.5公斤,相对10年前单产提高69.6公斤。未来单产提高依然有潜力可挖。从良种来看,部分区域试种的品种产量水平较现有品种还有50%至80%的提升空间。二是地力有潜力。耕地质量是提高单产的重点。据专家测算,高产田更新提质后单产可提高5%,中低产田改造后单产可以提高20%,将新增产能1000多亿斤。三是防灾减灾有潜力。我国农作物每年发生气象灾害面积约5亿亩至6亿亩,发生病虫害70多亿亩次。减损就是增产,随着防灾减灾水平提升,这方面增产还有潜力。

  种粮主体积极性待提升

  当前在我国一些玉米主产区,农民增产后反而没有增收。据统计,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都来自13个主产区。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财政状况比较紧张,农民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曾衍德说,要着力提升主产区和农民两个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解决主产区积极性问题,核心是利益调节。曾衍德说,从新一轮政策看,着力加强的有3个字:“加、减、建”。“加”就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力度;“减”主要是减轻主产区财政负担;在“建”的方面,要加强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有“补”和“联”两个字。“补”是补偿主产区生产的商品粮,由中央财政、主销区、主产区共同承担;“联”是要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联动机制。

  “抓粮食生产,就怕粮价不高、农民不愿种。”曾衍德表示,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重点品种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

  分品种确定自给率目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20字方针。曾衍德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粮食需求的实际,确定科学、可行的粮食自给率目标。

  曾衍德认为,最基本的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稻谷、玉米、小麦这3大作物的产量占现有粮食产量的90%以上,保住了谷物,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了基础。根据粮食生产现状和资源条件,谷物自给率应保持在95%以上。其中,口粮是百姓所吃的米饭和面食的来源。口粮绝对安全就要求稻谷和小麦自给率接近100%。

  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根本上还是要靠提升粮食产能。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改善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一批产粮大市、大县。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社保基金3大“新宠”出炉 大农业概念股受青睐
下一篇文章:我国产粮大县超400个 农业部门“藏粮于地”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