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玉米深加工产业陷入困局 黑龙江省工商联建议加大科技扶持力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新时间:2014年01月23日    关注度:     【字体:

在玉米等高产作物带动下,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1200亿斤,继续稳坐“全国产粮第一大省”位置。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黑龙江的玉米深加工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政策扶持与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政协会上,长期跟踪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状况的黑龙江省工商联提出了“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以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根据黑龙江省工商联调查,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26家,其中,玉米深加工企业80多家,黑龙江省玉米加工能力141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910万吨左右,其中饲料加工23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25.2%;食品、淀粉加工58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64%;深加工10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10.8%,精深加工能力位居国内第三位。

  据介绍,从市场需求看,玉米深加工行业有着长期利好。玉米加工为果葡糖浆被认为是非常好的白糖的替代品。同时,淀粉用在造纸和高端的装修材料里,可以大大增强产品的性能和环保要求,这方面已经取得技术突破。

  然而,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规模、玉米收购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物流成本过高等原因影响,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制约因素诸多

  根据黑龙江省工商联的调研材料,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业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2012年末,全省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667户,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的15户,超过百万吨的只有4户,缺少长春大成实业那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而且,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普遍科研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学研合作力度低,较大加工企业大多是外省龙头在黑龙江省建厂,不设研发团队,核心技术在总部,没有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的动力。同时,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缺少专业队伍,玉米加工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不强。

  另外,制约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的因素还体现在资源综合利用差,环境污染严重上。这种背景导致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项建议期待“重整河山”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一条捷径。”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冯立宏说。经过长期的调研,黑龙江省工商联对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对玉米深加工产业在科技政策方面适当倾斜,推进重点科研项目、重点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台,提高研发水平,围绕拓宽黑龙江玉米深加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多元化发展,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开发一批重大新产品。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技术中心,通过科企合作、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破解企业急需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

  其次是要用科技项目引导现有的企业改造升级、扩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我们建议由科技厅牵头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开展调研,重点扶持几家规模大的企业,上科技项目,增加资金扶持,用科技创新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冯立宏说。

  另外,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品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黑龙江省工商联认为,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以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壮大企业品牌影响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部分大米镉含量超国标 亿亩受损耕地将休养生息
下一篇文章:金融护航黑龙江“大粮仓”建设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