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河北黄瓜丰收却滞销 每天两三千斤成熟愁坏村民
来源:河北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3年07月03日    关注度:     【字体:

革命老区赞皇县槐疙瘩村是个国家级贫困村。为改善村民收入,今年村支书郑治国带领8户村民在5亩滩涂地上种起了黄瓜。现在喝着山泉水长大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每天有两三千斤下架。面对丰收的黄瓜,郑治国脸上却没有一点笑意:“黄瓜虽好,谁来买呢?”

  村支书带着村民种黄瓜

  昨日记者来到距离石家庄市区80多公里的槐疙瘩村。中午时分,53岁的村支书郑治国顾不上吃饭,正在和几名村民往一辆货车上装黄瓜。原来,民间公益组织“道行天下”的成员方晓东靠个人关系,帮忙卖了一车黄瓜,一直发愁销路的郑治国,眉头终于舒展了些。“道行天下”是一个致力于打造书画家参与公益的平台的民间书画公益组织,方晓东是其中一员,曾多次通过书画义卖救助贫困家庭。去年经过槐疙瘩村时,他了解到村里大葱滞销,便联系朋友替村民解决了销路。之后,方晓东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对槐疙瘩村进行了考察,结论是种黄瓜比较合适,于是今年郑治国带领8户村民在靠近公路的5亩滩涂地上种起了黄瓜。

  泉水浇灌,全施有机肥

  “我们这儿的黄瓜都是用山泉水浇的,而且没用农药。”郑治国告诉记者,发源于嶂石岩的槐河一路东下,中途不断有山泉水汇入。村民的饮用水都是取自山泉,菜地也是建渠引来槐河水浇灌。8户村民基本每家都养羊,黄瓜地的肥料就地取材,直接用羊粪。而黄瓜从种到收,基本没有发现过病虫害,也没喷洒过农药。村里的黄瓜成熟后,方晓东曾拿着到去市农科院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为零。

  黄瓜虽好销售遇困难

  “酒香也怕巷子深。”郑治国说,槐疙瘩村离石家庄市区有80多公里,离赞皇县城也有30多公里,虽然两个多月前村边的公路已拓宽,行车十分顺畅,但偏远的位置还是影响了黄瓜的销售。方晓东曾算了一下,2000斤黄瓜光来回运输费就要500元,仅此一项就占了大量成本。

  除交通不便外,没有名气也让槐疙瘩村的黄瓜难卖出好价钱。方晓东曾带着黄瓜去桥西蔬菜市场,一名老板掰开黄瓜看了看,马上就辨别出是无公害的,却还是给出了很低的收购价。“放在摊上和别的黄瓜没什么两样,老百姓只看价格高低,谁能分得出是不是无公害的?”

  在菜地里,郑治国指着根一指来长的小黄瓜说,只要两三天功夫,就能长到二三十厘米,不及时摘就会变老,5亩地算下来,一天中待摘的就有2000-3000斤。“要是卖不出去,就只能眼看着老在地里了。”除了黄瓜以外,村里滩涂地上还种着西红柿、菜豆角等蔬菜。

  郑治国说,槐疙瘩村共有169口人,如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妇女和老人留在村里种地,原来大部分村民都种小麦和玉米,小麦留下食用,玉米卖钱。村子在山区,耕地很少,种了蔬菜如销不出去,村民可能要“断粮”了。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储粮盐城打收粮白条 政府指其管理存漏洞
下一篇文章:中国提高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