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天的冬春连旱,致使夏粮在田作物干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渭北部分旱塬区群众吃水也发生了临时困难。面对旱情,陕西省各级引水、抽水、打井、送水、截流、节水等办法齐上阵,从西府大地到关中东大门,再到渭北旱塬,掀起了抗旱保苗保春耕热潮。全省3万多水利职工奋战在抗旱一线,组织动员群众持续加大抗旱力度,力争所有水地在3到5天之内全部受水。
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抗旱春灌面积720万亩,占受旱面积的82%,其中大中型灌区完成92%。日投入抗旱人数50多万人次,开动机电井6.9万眼,抽水泵站984处。灌区小麦长势普遍较好,苗情总体趋好。部分旱地小麦苗情升级较快,达到预期效果。
去年10月以来,陕西省干旱少雨,造成河流来水锐减。截至3月中旬,全省作物受旱面积435万亩,中旱以上47万亩,绝收4.18万亩,白地缺墒314万亩。有6.34万人,2.99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目前,旱地和未灌麦油作物长势较差,特别是部分地方油菜出现黄苗、枯萎现象。
旱情发生后,省财政及时安排2000万元,支持抗旱服务队更新设备投入抗旱,紧急安排3300万元省级特大抗旱补助。旱区各级相继派出35个工作组,深入抗旱一线督促抗旱灌溉,气象、电力等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抗旱。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石头河和桃曲坡灌区,昼夜抢灌,不停水,不放假,累计完成抗旱春灌348万亩。
据统计,全省100支抗旱服务队共出动373次,出动设备9860台套,新打机井425眼,维修设备4315台(套),抗旱浇灌210万亩次,拉送水55380吨,解决了9.02万人次临时饮水困难,在抗春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郭 军 通讯员 王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