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治病治本 解决农产品“卖难”不能靠“救急”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17日    关注度:     【字体:

 对于前段时间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现象,有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排查核实情况,采取措施协助联系流通渠道,缓解了农民朋友的燃眉之急。但综合考量,政府部门一时的紧急救助终不是长远之计。

    解决农产品“卖难”,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协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同时,考虑到解决“卖难”,也要考虑到“买贵”,兼顾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

    前段时间,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排查核实情况,采取措施协助联系流通渠道,缓解了农民朋友的燃眉之急。找到销路的农民露出的笑脸着实让人欣慰,但综合考量,政府部门一时的紧急救助终不是长远之计。

    农产品“卖难”、“买贵”早已不是新话题,农产品“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约束,对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流通现代化程度要求很高,而我国目前这两方面的状况还不能适应全面抵御风险的需要。农产品生产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民跟风生产,种产销组织化程度较低。

    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近郊土地减少,大中城市周边的农业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城市蔬菜自给率下降。一地生产、全国消费,使得流通半径延长,产需信息衔接难度增大,同时运输成本也大幅上升。有测算显示,我国蔬菜从田间到达消费者餐桌一般经过4个至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至10%,包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城市菜摊租金,加上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在内的流通环节成本约占菜价的一半。

    解决农产品“卖难”,仅靠紧急救助是不够的,靠一个部门的努力、一个环节的改善也远远不够。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协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在考虑到解决“卖难”同时,也要考虑到“买贵”,兼顾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

    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防止盲目生产。农业部门、商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协会要加强沟通合作,摸清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信息,及时提供给农民,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产销链条建设,调动多方面积极性,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探索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另外,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也要引导菜农逐步适应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要求,调整种植结构,创农产品品牌,这是从长远来看缓解蔬菜“卖难”的好措施。

    市场产生的问题,要由市场解决。但农产品生产比较特殊,为避免菜贱伤农,来年出现大的波动,由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出现导致的“卖难”,政府还应该帮助疏通渠道,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要并重。

    据了解,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试点实行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着手采取的应急措施与正在建设中的长效机制已经发挥出积极作用。经各地共同努力,前期出现的山东芹菜、宁波茭白、北京彩椒、惠州黑皮冬瓜和海南生姜等“卖难”问题已陆续解决。据预测,今年第四季度后期,蔬菜水果市场将呈现供求总体稳定,价格季节性上行的趋势,但也不排除部分地区个别品种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滞销。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超1.7万
下一篇文章:今日鲜活农产品与上周五相比 大白菜升幅最高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