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农业部启动全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09月07日    关注度:     【字体:

 9月6日,农业部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全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史济春,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以及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副司长王莉蓉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同期还举行了主食加工技术、装备、产品展示和观摩考察等系列活动。 

  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在讲话中说,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户均人口逐步减少,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的要求日益迫切。农业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主食消费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杨绍品指出,在主食消费方式发生快速变化的今天,方便、快捷、营养、安全、卫生成为主食消费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我国传统主食以家庭自制为主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总体呈现出主食生产工业化、主食供应社会化、主食营养多样化、主食消费便利化的趋势。 

  杨绍品强调,主食加工业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增收、消费升级的作用非常突出,正日益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水平还很低,主食加工的标准和技术规程严重缺失,技术及工艺装备落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规模难以满足消费需求,亟待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引领主食加工业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主食加工产品的标准化、操作的规范化、技术的现代化、组织的制度化,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杨绍品要求,全国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系统要通过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在全社会逐步树立现代主食加工及消费理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推动,引导社会主体参与,促进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力争在优势农产品产地,培育主食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和主食加工产业集聚区,尽快形成一批主食加工精品、名品;在主食加工产学研领域,研发、推广、应用一批技术创新成果,提高我国主食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主食产加销领域,促进各主体的互动和对接,尽快形成一批主食加工业战略合作联盟。 

  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介绍,主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主食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和调整,主食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目前普遍认为,主食主要是指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需求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既包括能够满足人体基本能量摄入需求的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米饭等传统谷物主食,又包括能够满足营养摄入需求的以畜禽、水产品、果蔬等为原料加工的预制菜肴调理制品等营养主食。发展主食加工业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实现农民增收作用十分明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之一。实证数据显示,一个大型速冻主食品加工企业(年产28万吨),每年加工消耗的农产品原料,可以带动2.7万多公顷的种植规模、60万头的生猪饲养规模,相当使40万农民年均增收500-800元;企业可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新闻分析:近期农产品价格缘何涨多跌少
下一篇文章:台风“布拉万”影响有限 东北秋粮丰收趋势未改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