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江苏台记者朱亮)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江苏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高桥村的多位农民向媒体反映,他们一个月前向当地的粮管所卖了小麦,但却没能拿到钱,粮管所给他们的只有一张张"白条"。
万斤粮食仅换来一张“收购凭证”
到达当地后,记者发现,仅高桥粮管所一家就收购了4000吨小麦,但的确都没有给农民钱,至少涉及数百户农民。而盱眙县的一些其它乡镇粮管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等钱买化肥、农药的农民们,只能拿着“白条”一筹莫展。
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高桥村的村民赵社华去年种了30亩冬麦,今年开镰后,亩产仅400多斤,6月初小麦全部卖给了高桥粮管所,可是一万多斤粮食拖进去,拿出来的只有一张薄薄的"收购凭证"。
赵社华:收的时候他讲我们这个贷款没下来,贷款下来我们就给你钱,个把月了钱还拿不到,来要过好多趟,买化肥买农药都没有钱。
其它一些农民也是卖了小麦拿不到钱。
村民:高桥这个地方有一万多口人,高桥梁管所今年收的粮食一分钱没发放过。
村民:拿不到钱,我家卖5100斤,家里要用钱可是没得用。
据了解,今年国家执行的夏粮小麦收购标准价为最好的一等粮每斤1.06元,最差的五等粮每斤0.98元。农民们说,由于今年盱眙发生了小麦"赤霉病",麦粒品质下降,颗粒不饱满,属于"等外粮",不过高桥镇粮管所还是以每斤0.9元的价格敞开收购,但很快高桥粮管所就因为小麦品质标准低难已销售,又拿不到银行贷款,没有钱给卖粮的农民。
“非皇粮”企业遭遇尴尬
7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高桥镇粮管所,只见大门紧闭。据了解,所长万成惠已外出数日,一个月来他过着"火烧眉毛"般的日子。记者电话联系上他时,万所长正在镇江的丹阳市为销售4000吨的库存小麦奔走,他寻遍了各种关系,粮食销路已经有了眉目,欠农民700多万的粮款有可能兑付了。
万成惠:马上合同就要签了,下个星期就能贷到钱了,我跑多少天了,这个粮食标准太低了,容重太低。
记者:盱眙县其它镇子按这个标准都收了?
万成惠:对对。
记者:怎么就你们办不下来贷款呢?
万成惠:还有多呢,马庄也办不下来,还有淮河没办下来多呢,还有不少家没办下来呢。
记者:你们可以确认再过几天钱就可以下发了?
万成惠:对对。
盱眙县共有21家乡镇粮管所,仓储量大多在5000吨左右,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其中有10家为"国库粮"代收点,不愁销路,能够顺利获取当地农业发展银行垫资贷款,农户卖粮钱兑付及时。而另外11家粮管所只能面向市场销售,年景不好时,食品加工企业不下订单,银行严控垫资贷款的发放,企业缺钱运转,农民又急于卖粮,因此就出现了"打白条"现象。盱眙县马坝镇高桥粮管所正是这11家"非皇粮"企业命运的缩影。盱眙县商务局是收粮企业的主管部门,面对今年夏粮品质差的严峻形势,商务局制定了两个解决方案,争取十天内解决夏粮收购的"打白条"现象。
副局长彭诚:一是收购的企业把农民粮食按照等级整理到等内粮,按等内粮价格兑付,可以扣量不扣价。
二是企业跟农发行积极协调,作为主管部门也在协调,联系客户,请上级财政部门提供风险准备金,企业再自筹一点,跟农行再申贷款,把这个钱申请下来以后再给农民兑付。
财政拨款:远水不解近渴
面对粮管所找不到销路、众多农民手持白条拿不到钱的现状,地方政府财政是否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呢?彭副局长表示,此前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都表示可以给予财政拨款支持,但真正实施却困难重重。
彭诚:县里面没有财政支持,市里也没有,靠省里面,省里面到市里到受灾地方要有时间,上次已经向县政府打了报告了,请求给们财政提供风险准备金,通过这笔钱打到农行,企业贷款,但现在还没批下来。
卖了粮食却手持白条,盱眙县众多农民已经焦急的等待了一个月,希望相关部门、政策性银行和粮食收购企业能够立即着手协调,一方面寻找销路,一方面寻求贷款和财政拨款,让农民手里的白条尽快变成现钱。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