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7日讯(记者 郑书成)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农产品流通领域“卖难买贵”的矛盾,如何从根儿上解决?今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根据《实施意见》,即日起,我省将采取七项措施,加快建设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供直销为补充、网络购物为探索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让农民、市民从中真正受益。
鲜活农产品是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针对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专门发文。省商务厅等部门相关人员实地走访,并结合我省实际,起草文件,经省政府同意,《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鲜度、安全性和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产品流通领域经常出现销售难题。本报也曾以《本报牵线,超市采购菜农脸上愁容渐散》《产量激增,清徐近亿斤大白菜滞销》为题,对我省清徐等地菜农卖菜难进行连续报道,有些报道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
据介绍,我省此次出台保障措施,要求各地要制订并完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农产品网点发展规划,推动农贸市场合理布局和升级改造,健全和完善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等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点;此外,省级财政将设立商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扩大规模,“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作为涉农金融服务工作重点,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