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罗甸万名干部蹲点地头与菜农一道移栽早春蔬菜20余万亩,开展农民科技培训45次。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罗甸县掀起蔬菜产业发展突围的“全民行动”。再过3个月,新鲜的早春蔬菜将批量运送到贵阳、重庆、湖南、北京、广州等城市居民的餐桌前。罗甸早菜“航母”再启航。
曾经以“特”打天下
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天然温室”气候,催生罗甸特色农业。30年前,省农科院专家李桂莲带上2分地的菜种,点燃了“罗甸蔬菜”发展的希望。
县里把“天然温室”气候作为稀缺资源来开发,紧盯冷冬“鲜菜难求”时间差,大力发展早春蔬菜和冬果菜。
每年培训菜农2万多人,发展蔬菜经纪人1000多人,建成3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以蔬菜育苗中心为研发基地,引进调优品种从过去的12个拓展到100余种;种植规模从城镇周边向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地区延伸,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万亩,年产量达40多万吨。
“黔甸牌”早菜如今已打通销售“绿色通道”,源源不断运送贵阳五里冲、武汉白沙洲、北京新发地等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外销占总产量的80%。
“罗甸早菜上市时节,货车从四面八方拥向罗甸,最热闹的地方是菜市场,蔬菜产业拉动了运输、旅店、餐饮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与蔬菜打交道20多年的县区划办主任魏祥云自豪地说。罗甸因此荣获“全国菜篮子生产先进县”、“全国早熟蔬菜生产基地县”和“蔬菜百强县”称号。
“罗甸早菜”面临新问题
然而,一个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县蔬菜办技术员分析,“罗甸蔬菜”之困首当其冲是,新生代农民工“弃农从工”,一拨拨农民工远走他乡打工创业。
据县就业局统计,作为贵州劳务输出大县,全县20多万个劳动力中,每年长期在外打工近7万人,人均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给传统农耕和蔬菜产业予强大的冲击,“打工见识广收入高,一人打工全家致富”,人们不愿从农。
困局还在于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差,工程性缺水严重,难以应对伏旱气候。由于典型喀斯特大山割裂,田土分散地处高塝,产业集中度和生产规模化程度太低,导致工程性缺水严重,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高,劳动强度大。
受龙滩水电站建设淹没11个乡的田土共近10万亩田地,约有2万菜农转产。近年来,随着周边县市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突起,贵阳、惠水、望谟、关岭等县市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抢占了蔬菜市场的一定份额,“罗甸蔬菜”产业因此面临围困……
蔬菜产业发展突破路径
“罗甸有机绿色的无公害蔬菜更需要做特做优、做大做强,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发展理念,用工业发展理念审视农业,用企业成本管理核算农业成本,突出重围。”县委书记沙先贵、县长杨朝伟掷地有声。
路径一,做足“天然温室”气候优势,提升蔬菜品质。罗甸温暖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吃去吃来还是罗甸天然无公害蔬菜最好。
目前,全县已经布有34个农药残留检测点,年抽检样品达1.2万个,还健全了蔬菜产品检测合格市场准出、投入品登记等制度,建立了农药、肥料备案、销售台账管理,全方位保障质量安全,农残检测合格率保持100%水准。
“我们继续深挖全县土地开发潜力,发挥气候优势,利用好‘冷’、‘热’两个季节,在‘早’和‘晚’二字上做文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确保今年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种菜农户占农户数八成以上。”县农村工作局局长石峰说。
路径二,实施“一项产业,一套政策”的蔬菜发展集团承包责任制。县里每年都组建早菜发展集团承包队,四家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领办不少于2000亩的示范点,“做给菜农看,带着菜农干”。
路径三,财政每年挤出200多万元专项资金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连片田块实施机耕作业,采取蓄水、引水、提水、抽水等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除了保障山塘集雨蓄水外,建成了4万多个水池水窖,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路径四,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对弃荒田地的农户,由村蔬菜专业合作社或大户租种,目前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措施组建农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多个,确保不留闲田空土,稳定种植面积。
路径五,以黔南州“185”增收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南部乡镇“早春果菜-水稻-秋冬果菜”北部乡镇“早玉米-秋冬果菜-冬菜”和中部乡镇“早春蔬菜-水稻-冬菜”一年三熟高效农业模式,做足蔬菜淡季市场,注重优化品种、调优结构,保持每年引进试验30至50个品种,推广1-2个新优品种,抓好品牌创建和商标注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路径六,加强蔬菜主产区冷藏保鲜等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冷库储藏保鲜,抓好产品分级包装,保证蔬菜优质新鲜,包装打进超市……
早春时节,走在罗甸田间地头,移栽20多万亩早菜在地膜的素裹下,嫩绿的菜芽探出了枝头,报道蔬菜产业发展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