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供个大学生“耽误一代人”
爸爸喜欢看新闻,特别是粮价涨浮的消息,但他总结出一句话,“这跟粮食也没啥关系”。
记得有一次,我偶尔看了一眼新闻,急忙打电话回家,听说粮食价涨得很快,黑豆涨到了7块多钱一斤。我信誓旦旦地告诉爸妈,“先别卖,肯定会涨”。
这次回去,爸爸还在埋怨,要我包赔他的损失。半年过去了,不光黑豆没涨,村里一个收粮食的都看不到了,“幸亏早卖了一半,才四块多,全听你的就上当了”。
妈妈还会把此次卖粮事件归结为读书无用。
我们村里的学生,能进入高中者半数以下,其余大致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也有人发财当了老板,我的几个同学卖钢管、包虾池赚了钱。
“种地供我大学生累怵了,也有点后悔。”谈起这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表婶是他*的坚决支持者,“你看俺们村的谁谁谁,不到40岁都当上婆婆了”。她认为上大学令家里少盖了一处五间带装修的大瓦房不说,“还耽误了一代人”。
表婶说,听说县里很多不到20岁的孩子,早早地领着女朋友回家,先结婚、过上小日子,等到合法结婚年龄再领证,“这时孩子都会走路了”。
事实上,表婶的孩子也上了大学,她原先反对孩子早恋,看着孩子到了30岁还没结婚,她也开始赞成那些早婚者了,“供你们上学有嘛用”。
说是这么说,但这几年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妈妈总说,上大学就意味着这辈子不种地了,这是农村人都认准的道理。
记得在我上大学时,爸妈希望能通过贷款暂缓压力。听说手续十分繁琐,还要有担保人,让他们摇摇头作罢,“欠谁的钱都得还,勒紧裤腰带,走到哪步算哪步”。
如今每年八九月份,妈妈唠家常时,还是会数着谁谁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谁谁家两口子供出两个大学生,连发几个感叹,竖起大拇指。
农村妈妈发愁儿子北京买房
最近几年,村里部分土地也成了“硬通货”。
高速路和铁路经过,村里的地也难免被征用。修村旁的高速路时,我家也按人头分得几千块钱。
村后还有在建的铁路,对于村民而言,大多数人不知道铁路的名称,驶自哪里,通向何处,更不知这条铁路造价有多少个亿。
铁路经过的村庄,占地村民签了补偿协议,这个事村民最关心。“国家征地,没得商量”。附近村里哪家哪家得了几万元,在当地人中间广为谈论。
按照他*的理解,不管高速还是铁路,不能老占不到我家的地。到时候,拿下那笔收入,“还能在北京帮你买房”。
妈妈已年近六十岁,还想着靠自己的力量攒钱给我买房。
我说,北京的房子几万块钱一平米,你一年赚一万,还得不吃不喝,也差得远了。我妈吸了一口凉气,不再说话。
看着电视新闻里,很多农村人都住上了小洋楼,有暖气、有电梯,过着像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妈妈说,这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她所向往的。尤其是邻村已经建了两排楼房,几万元一套,让她很羡慕。
我说,没了宅基地,住进楼房,那拖拉机放哪儿?妈妈说,都住进楼房了,谁还种地啊,“国家给养老钱,我可不受那个累了!”。
说到这里,妈妈特意看看我,略带调侃地说,“就算有那钱,也得先给我们这个大学生买房啊”。(记者 刘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