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科技贡献率52%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00亿斤
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三次跨越,实现了5-6次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31.5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并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
■100多个新品种
保障了农产品有效供给。成功培育并推广了100多个畜禽水产新品种,开发应用了配套养殖技术,支撑我国畜牧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肉、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2%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52%,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2.6万个
初步建立起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人才队伍体系。据统计,全国共有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1115个,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2.6万个。据概算,共有农业科研人才27万人,农技推广人才77.7万人,农村实用人才约1000万人。
数据显示,“十一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我国农业科技的竞争力显著提高。构建了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立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此外,我国立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种养大户、农机手、防疫员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