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安徽怀远县褚集乡褚集村蘑菇种植鼓了腰包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1月10日    关注度:     【字体:

  家前屋后,棚里棚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生产平菇的钢架大棚宛如一条条银带飘落在淮北平原上。初冬时日,记者来到安徽省怀远县褚集乡褚集村,看到收购平菇的商贩和车辆穿梭如织,晴朗蔚蓝的天空映衬得当地农民喜气洋洋。

  记者采访时,正遇着种植大户褚光带着妻子等4人接装发酵好的生料,忙得汗流浃背,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半天就接装了1000多袋。褚光指着远处正在燃烧的大锅炉说:“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设备,过去就装料这一道工序,全家老少起早摸黑要忙上一周。 ”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利用10多万元项目资金引进了装袋机、锅炉、钢架大棚等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天装两棚菌种不成问题,春节前可以再上市两棚蘑菇,“我们是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一下子来到了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时代了”。

  与褚光家一样乐开了怀的平菇种植户,村里还有500多户。去年,褚集乡联合这500多户种植户成立了种植协会。褚洪富、陈永英夫妇一直从事平菇种植,过去种平菇是为了挣油盐钱和零花钱,出产的平菇在当地街头零卖,收入受到限制。去年老两口加入平菇协会后,乡里给了1.5万元扶持资金,并请来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原料在家门口取、产品出了大棚外就可交易,夫妻俩在原有一个小棚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两栋钢架大棚。看着三棚白白胖胖的平菇,褚洪富高兴地向记者比划:“今年光种蘑菇,挣个3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

  一边参观,乡干部一边向记者介绍,该乡把协会当作全民创业的平台,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家庭妇女发展平菇生产,把种植平菇当成大产业来扶持,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技术培训、对接销售市场,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先后引进装袋机1000多台、标准锅炉400多台,使种植平菇的农户由100多户增加到560户,年出产平菇由40多万公斤提高到200多万公斤,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如今的褚集农民种植平菇种出了门道,形成了规模,平均每户年出产平菇的收入达6000元。

  “规模建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将谋划品牌建设。 ”褚集乡干部告诉记者,目前,注册的“褚集牌”平菇已拿到绿色食品认证,通过了上海、南京、合肥等市场的准入签证,平菇种植已成为全乡的新型产业。生产发展了,腰包鼓起来了,褚集农民的脸上舒展着春天般的笑容。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湖北:循环农业增收超20亿元
下一篇文章:2011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揭晓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