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粮食安全是核心 中国积极支持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1日    关注度:     【字体: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宣布首次与一家中国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积极贡献再入人们视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黄安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30年间中国从受援国转为援助国

    世界粮食计划署目前主要的认捐国包括美国、欧盟各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自身债务问题不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往往不能到位,在此背景下解决饥饿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黄安生说,在当今世界,每天仍有近10亿人醒来不知该如何填饱肚子,解决饥饿问题依旧是一个难题。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关于解决贫困问题的目标,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仍难以实现。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高涨的粮食价格,使得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居民营养不良状况进一步恶化。

    “然而,中国在解决饥饿问题上进展迅速。”黄安生介绍说,30年间,在解决饥饿问题上,中国无可争议地比其他国家都要迅速和广泛,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让如此多的人摆脱饥饿。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自中国于1979年正式参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活动以来,该署在中国援助项目的规模曾是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该署共向中国提供了70余个无偿粮食援助项目,总金额达10亿美元,受益人达3000万。2000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签署了最后一个五年开发性国别援助计划。近年,中国逐渐增加对粮食计划署的捐款,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

    中国的成功经验对世界贡献巨大

    黄安生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中国在解决本国粮食安全、减少农村贫困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粮食安全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对世界解决饥饿问题重要的贡献。过去,世界粮食计划署只专注于食品援助——将粮食送到最需要的人那里。虽然现在仍然坚持这一原则,但自2008年开始,随着世界粮食计划署五大战略目标的出台,其宗旨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变为帮助各国发展并拥有自己的应对饥饿问题的解决办法。

    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援助的这一重大转变与中国在长期对外援助中坚持的信条高度一致,即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其自身发展;同时注重提高其他各国政府和农民的发展能力。黄安生认为,中国解决饥饿问题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非洲对农业的投入与中国相比较的话,差距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成功了,而非洲还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奋斗”。

    黄安生介绍,未来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首先,与有意学习中国发展模式的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其次,为使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采购中心而努力;最后,提供内部解决手段——在与民政部合作的基础上,将注意力集中在农村发展、学校供养、灾难救济上。

    中国大力参与消除全球贫困行动

    黄安生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全球主要合作伙伴之一。除年度捐款外,中国还向该署提供快速反应账户捐款,印度洋海啸、海地地震以及今年非洲之角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中国也及时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向相关国家提供援助。中国政府对于非洲之角日趋严重的饥荒反应迅速,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吉布提、乌干达等国家的援助拯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目前中国政府与该署合作,捐助1亿元人民币帮助该署在索马里展开救灾行动。

    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中国正不断加强自己对于全球消除贫困行动的影响力,更深入参与国际事务。在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呼吁各国未来五年对粮食计划署捐款翻一番。

    中国成为消除全球贫困行动的发起者,与中国一起的还有俄罗斯、巴西、南非以及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都曾是食品援助的受援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粮食援助的生力军——他们帮助其他国家找到自己的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办法,有的提供现金援助,有的提供实物援助。

    黄安生说,人和人是平等的。世界上的孩子,无论来自何方都不应受到饥饿的威胁。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中国是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有力支持者。

    本报记者王慧郑琪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袁隆平超级稻亩产破900公斤
下一篇文章:玉米品种出售全国独家生产经营权拍出500万元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