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当前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结合吉林实际,加快发展“食源性”生态食品产业,提高食品质量,对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富民强省和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段时期以来,三聚奶、激素奶、染色馒头、有抗食品、增白面粉、化学火锅料等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提高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让人们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成为公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的追求。
食品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蕴藏着生态食品的难得商机。生态食品的特征是安全、健康、环保。从社会现实需要来看,只要有高品质的、被广大消费者认同的食品,就不会缺少市场。特别是从中国食品市场现状来看,不是缺少食品消费市场,缺少的是真正的生态、安全、绿色、高质量的食品。面对新的食品安全形势,不论对个人、企业、商家甚至一个地区来讲,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安全性食品生产,将会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生态价值,必将带动企业、商家甚至一个地区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生态大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既面临重大机遇,也承担着重大责任。举全省之力,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生态食品安全基地,是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有效途径。
吉林省发展生态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环境。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资源环境优越;吉林省农业基础较好,生态产业建设成效显著;搭车长吉图开发开放,拓展了对内对外发展空间。
加强食源性生态食品基地建设,要科学运作,强化保障措施。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来看,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吉林省在加快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借鉴。特别是发展全省食源性生态食品,单靠个人、企业、社会群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统一布局,长远规划,全面扶持。
(一)统筹规划责任。目前,全省食源性生态食品发展,虽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多数以县、乡、村为单位,小范围区域内发展,有的甚至单兵作战,缺乏整体规划和规模作业,更难形成深层次、广泛合作的产业链。这就制约了生产规模、附加值、销售渠道、风险抵御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拓展和提高。各级政府应组织力量,对建设食源性生态食品基地大省的可行性进行调研,着眼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现状,系统规划产业带、作物带、畜牧带,合理布局产品加工企业,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食源性生态农业以及配套的生产企业,力争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想发展生态农业大省,打造全国性乃至世界性“食源性生态食品基地”,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收益权属”的支持保护力度。应进一步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帮助有能力、有兴趣、有技术的人员投资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特别是要保护这些人投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等行业投资的产权、收益权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发达国家对农业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寄予很大的扶持和帮助。每年都提供大量的农业补贴,有专门的农业院校提供农业技术和人才服务。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采取减免农业税、提供农业补助方式,支持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发展食源性生态食品基地,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再次,加大对抵御风险的保护力度。制定措施,支持鼓励吉林省生态食品产业拓展国内、国外市场;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社、农业经济人、农企联产、订单农业、农业保险等发展方式,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和水平;抵制外国、外埠倾销行为对吉林省生态食品产业的冲击。
(三)严格质量要求。产品品质是生态食品发展壮大的第一生命力。只有确保食源性食品真正做到健康、安全、绿色、环保,达到“原生态”的标准,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才能拥有长期、固定、可靠的市场。为了确保吉林省食源性食品的质量,政府应当采取直接干预的方法,从农资农药源头抓起,确保全面使用非公害、低残留、绿色环保农资,并提高专营门槛,统一营销渠道,坚决杜绝影响生态食品品质的农资农药流入吉林省市场;在生产环节,严禁使用各种生长剂、催生剂等激素,严禁使用非绿色农药,确保原生态食品品质;在生产加工环节,严禁使用各种影响品质的保鲜剂、添加剂,严禁使用影响食品品质的生产加工工艺;对吉林省输出的原生态食品制定统一的标准,加大监测力度,统一创建地域性地理标志商标,用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吉林”名片。(吉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崔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