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湖北转变粮食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措施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湖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围绕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双赢,已成为今后我省农业生产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着眼于加快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切实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与思路,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积极构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湖北农业及粮食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湖北粮食生产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农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种植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粮食生产取得新成绩。从2004年起,我省粮食保持连续6年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粮食单产稳定提升、粮食总产增加较快。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231.1亿公斤。

    粮食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推进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粮食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新技术应用率进一步提高、优质粮食板块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省的国宝、福娃、洪森、梅园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开展战略整合,知名度不断提高,优质稻米品牌进一步提升。

    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我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粮食生产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资源紧缺成为基本省情。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粮食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劳动力素质下降。首先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文化程度低。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离开农村,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妇女和中老年。其次是粮食生产的兼业化趋势明显。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不断增加,出现了部分务工农民同时兼营农业的现象,形成了“兼营农业”、“口粮农业”,这部分农民往往经营比较粗放,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农民不愿增加投入和精耕细作,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双季稻生产,应用新技术的主观愿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单产提高。四是粮经协调发展矛盾突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与发展粮食生产形成争地、争劳力、争投入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粮食安全。

     转变粮食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到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68.5亿公斤,比2007年增产50亿公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后一时期,我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粮食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促进粮食优势产业带的形成。依靠科学技术,突出抓好“三个提高”。

    提高复种指数。现阶段,我省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作物产量,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粮食作物布局,走提高复种指数的道路,力争全省复种指数从目前的2.2提高到2020年的2.3。其主要措施是抓好“四扩”:一是恢复扩大双季稻、二是扩大马铃薯、三是扩大旱地间套作面积、四是扩大再生稻生产。

    提高粮食作物单产。2009年我省粮食平均单产只有384公斤,如果提高到400公斤/亩,则可新增粮食10亿公斤。我省粮食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潜力大,其有效办法就是抓好“一项活动”和“五个工程”的实施。实施好高产创建活动,重点是扩大创建规模,提高创建档次,进一步强化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促进粮食平稳增产;实施好种子工程,大力开展新品种引试,筛选适宜本市的优良品种,充分挖掘优良品种的高产潜力;实施好科技丰产工程,普及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施好沃土工程,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源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工作,促使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和提升地力;实施好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工程;实施好减灾防灾工程。

    提高粮食种植效益。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在生产环节上,核心是要搞好“三抓”:抓优质增效,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依靠优质增加农民收入;抓节本增效,在粮食作物生产中要继续大力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和病虫综合技术推广,千方百计地降低粮经作物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本支出;抓加工转化增收,要继续推进我省优质粮食产业化建设,通过重点培育国宝桥米等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稻米产业,实现粮食产业加工转化增收。

    转变粮食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加快粮食发展方式转变,要紧密结合湖北农业实际,针对生产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和现代农业这一思路,在抓好“三个提高”发展途径和其他措施的同时,还要突出抓好构建“五个体系”,促进“五个转变”。

    构建产业化体系,促进粮食由单一注重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在我省推进粮食产业化的措施,主要是搞好“五大工程”建设。一是建设大基地、二是组建大集团、三是建设大园区、四是培育大品牌、五是开发大市场。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转变。

    当前,我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从“三个发展”着手。一要发展培育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要发展民间经营服务组织、三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

    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培养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高的新型农民,是转变粮食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要切实抓好“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业科研、二是加强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四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安全并重转变。

    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起省、市、县和农产品集中产地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二是要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构建粮食增产长效机制体系,促进粮棉油向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农业是弱势产业,粮食是弱势产业中的弱势作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促进经济作物生产不断提高的同时,构建好一套完善的粮食增产长效机制体系,促进粮食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要建立健全“四个机制”。一是要建立政策扶持机制。二要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三是建立对农业生产的财政金融投入机制。四是建立粮食生产的奖励机制。增强各地抓好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调动各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去年安徽省粮价涨幅超10%
下一篇文章:陕西省政府专题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