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透露,今年预计粮食总产量仍然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已经是连续7年粮食增产。
“七连增”来之不易。解决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10年前,我国粮食生产情况令人堪忧,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呼吁要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他认为,未来粮食总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10年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万亩高产创建”等工程、项目为突破粮食增产瓶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1979年到2005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实施了70个援助项目,累计向中国提供了400万吨粮食,3000万人从中受益。而从2005年末开始,经商中国政府同意,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不再向中国提供新的无偿粮食援助。在停止接受援助的当年,中国就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
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数量的2/3依赖于单产水平提高。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技术、防灾减灾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避灾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等,都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张桃林介绍说,2009年,我们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1%,超过了劳动力、土地等贡献。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农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引领了现在农业的发展。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众多助力农业增产工程中的一项,在耕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下,农业专家们想方设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单产。该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生理系主任赵明研究员介绍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通过组织全国优势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在超高产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探索了三大作物超高产光热利用理论模式,提出了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的关键技术;研究了粮食主产区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作物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农药研究也取得良好进展,实现了多点超高产突破。这些高产典型为全国大面积高产树立了典范,充分展示了科技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方面的作用与效果,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技术储备能力。
统计显示,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单季稻亩产超过900公斤,双季稻高产攻关亩产达到1325.2公斤;黄淮地区创造了50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玉米两熟平均亩产1770.5公斤的纪录;东北地区创造了雨养条件下15亩春玉米连片亩产1183.49公斤和百亩连片春玉米机械化栽培亩量1066.9公斤的高产记录。
“近年来,我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加大良种良法选育推广力度,提升了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
2004年至2009年,全国新增农田灌溉面积67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50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提高15个百分点,粮食亩均产量达到649斤,提高33斤。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4大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0%,提高20多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