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综述让水利为中国粮食安全破题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中新社南京12月25日电 题:让水利为中国粮食安全破题

  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于24日在南京召开,围绕如何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水利工作这一命题,与会官员及代表各抒己见。但对于水利工作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后盾这一认识,已几无争议。

  “巧合”的是,本月22日在京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大兴水力强基础”置于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之首,明确传递出决策层大兴水利工作、护驾粮食安全的决心。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种种因素的驱动下,中国的粮食生产重心出现北移趋势,粮食主产区集中于北方,北粮南运格局基本形成。众所周知,粮食生产是一种高耗水产业,而相较于南方,北方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脆弱,上述粮食生产区域的不平衡现象加剧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无可回避。

  其次,须看到,中国粮食生产品种结构并不平衡。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明显的多样化需求。以大豆为例,2009年中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相当于同期国内大豆产量的3倍左右,2010年的大豆进口量更有望突破5000万吨。自给率的过低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大豆价格大幅涨价,中国不但难以抵抗,更有通过价格传导带动肉禽蛋奶价格上涨的危险。而由于中国可供利用的耕地资源有限,不可能再拿出足够耕地大面积种植大豆。这便要求中国设法提高大豆等作物的单产。而此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凸显。此外,2010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年初发生的西南大旱,更是为决策者敲响了警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业的软肋便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这促使当局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不出意料的话,水利工作的加强,还将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有所体现。

  粮食生产靠什么?简言之,无外于政策、科技和投入。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农村政策基本框架已基本形成,自2004年至今,“一号文件”专属三农已成惯例,其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科技及投入方面不断向“三农”倾斜,从而创造了农业总产“七连增”的佳绩。当下,中国官方察觉水利这一“短板”并迅速行动,有望大兴水利,并为中国粮食生产打造一个全新局面。  石岩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吉林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文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粮食连续七年增产来之不易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