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粮食生产我国粮食产量“七连增”是怎样实现的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17日    关注度:     【字体:

 年终盘点传来喜报,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2.9%,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也是连续第四年粮食总产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呈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使稳定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连续增产难度大大增加。但奇迹就这样发生,在这样一个极端天气频发、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下,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七连增”,而且是连续第四年总产保持在了1万亿斤以上,这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万亿斤的水平。

  大灾之年,实现粮食“七连增”,粮食产量创新高,确实了不起,真是不容易。汇总各地的经验,深入采访探究,我们看到,粮食产量“七连增”是政策扶持的结晶,是科技支撑的体现,是各地区各部门艰苦努力的成果。

  “强农稳粮”保增产
  奇迹的创造关键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国家强农、惠农和稳粮政策的强力推动,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指导意见。

  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引下,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相继出台。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七个以加强“三农”为宗旨的“一号文件”。这七个“一号文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形成了日益完整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框架体系。七个“一号文件”推进了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粮食稳定发展,是粮食“七连增”的重要政策保证。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导向十分明确,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非常明显,"减法"、"加法"、"乘法"一起做,调动了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政策扶持的“减法”、“加法”、“乘法”,使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实现了从“取”到“予”的历史性跨越,激发了农村生产活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减法:全面取消粮食生产的各种税费,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

  加法: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制度,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补贴制度,实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政策,并且不断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水平。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09.5亿元,今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345亿元。同时,大幅度提高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

  乘法: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度和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水平逐年提高。从2004年开始,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08年以来,又出台了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多次启动玉米、稻谷、大豆等粮食作物临时收储。

  此外,国家针对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的紧要关头,及时出台应急政策。例如,2008年3月,针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冲击和国际粮价暴涨的影响,国务院出台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10项措施。2009年5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专门出台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条措施。

特别是今年,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国家更是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生产政策措施。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国务院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小麦弱苗施肥补助政策;在南方双季晚稻、东北粳稻生长的关键季节,出台了增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又对64个产粮大县实施重点奖励,在年初预算安排“三农”支出8183亿元的基础上,新增财政补助资金超过100亿元。

  这些重要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农业抗灾救灾,充分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和各地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赢得了今年粮食丰收的主动权,成为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技兴农强支撑
  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逐步加快,先进的科技用于粮食生产,使粮食品质和产量得到提升。

  近年来,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探索了“高产创建”这一大面积集成推广实用技术的新途径,构建了主要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今年,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应变及时、指导到位,良种良法、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全国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比上年增加了一倍。“高产创建”有力辐射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成为抗灾夺丰收的最大亮点。全国4380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6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整个“十一五”期间,粮食平均亩产比“十五”高26.5公斤。

  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科技推广不断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大为改善,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今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超过土地、劳动力和物质等要素投入的贡献份额。两个52%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增产的决定性力量。

  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新情况,我国积极创新防灾减灾工作思路和模式,提高科技救灾水平。特别是今年,科学抗灾救灾力度之大超过以往,做到了“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今年粮食实现抗灾夺丰收,科学抗灾、科技增产是最大的贡献。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构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正在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的支撑能力,成为创造“七连增”奇迹的重要“推进器”。

  合力推动夺丰收
  粮食“七连增”,是各级党委政府在“三农”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粮食稳定发展的科学选择。

  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挑战,各地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克服不利气候条件影响,抓住有利天气,抢农时播种,科学管理,为大灾之年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抗灾救灾的紧要时刻,政府有力有效的引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行政推动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从中央到地方,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各部门齐心协力、协同共进的工作格局已开始形成。

  在大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工作扎实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措施及时有力。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政策落实,狠抓防灾减灾,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及时部署,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的影响和损失,牢牢把握了农业生产的主动权。灾害面前,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奋起抗灾救灾,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50万名农业科技与推广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全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

  粮食“七连增”是一个辉煌的成就,也是一个新台阶、新起点。站在“七连增”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新的突破,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我们必将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松原市粮食局积极开展秋粮收购大检查
下一篇文章:辽宁省粮食生产连续七年获得丰收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