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正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行。拆村并居,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各地目标相同: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他们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政策被地方政府利用、“曲解”,成为以地生财的新途径。有的地方突破指标范围,甚至无指标而“挂钩”,违背农民意愿,强拆民居拿走宅基地,演变为一场新的圈地运动。(11月2日《新京报》)
广袤土地之上,农民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农房被公寓楼取而代之,而村庄第一次被名之以“社区”。农耕文明的承袭,面临空前而彻底的挑战。这一切,无关技术飞跃、无关观念进步,却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的自然演化,在强力之下发生了扭转。新“圈地运动”之下,地方掌权者“曲解政策”获利颇丰,而农民却只能流露出落寞的神态。
农民群体的“被剥夺感”,在“上楼运动”中再次得以强化。他们在“国家政策”的宏大叙事下,失去了自我维权的底气。虽然人人都有怨言,但终究难以形成有效抵制。于是,本应基于谈判而行的搬迁,呈现着野蛮、强制的一面。在邳州坝头村,农民遭到拆迁队殴打,甚至受到了“沉湖”威胁;而在山东诸城,村里用“停水停电”的方式进行胁迫。“增减挂钩”本意乃刺激土地整合,现实中却诱导了诸多“执行暴力”。农民,又一次成了受害者!
即便从效用角度考量,现实版“增减挂钩”也已然背离初衷。按照设计,此举旨在保证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增加耕地有效面积。落实过程中,这个政策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为“上楼运动”。表面看来,通过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置换出宅基地,从而自然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但简单的数字计算,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须知,保证耕地面积并不等于确保产量,也不意味着绝对的粮食安全。效率,是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维度。
可以预见,农民“上楼”势必造成耕作效率下降。一方面,集中居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便利性。入住公寓楼拉伸了农田的地理距离,使畜牧副业难以为继。凡此种种,皆会最终影响种地积极性。新闻中,一位村民“大半个月都没有去几公里外的地里做农活”。另一方面,“上楼”意味着生活成本增加——“没了牲口和家畜,做饭暖炕又不能烧柴”、“每年至少要多花5000元”。之后,农民或许倾向于离开农村而另谋生路。以此量之,“上楼运动”无疑是对“粮食安全”的一次背叛。
土地的“粘性”在稀释,村庄的依恋在淡化,越来越多农民被驱赶着放弃这个古老职业。政策惨遭异化执行,结局是一种有力的讽刺——一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诉求的规定,而今正发挥着相反的效用。那些急切强推“上楼运动”的掌权者,似乎丝毫不关心“耕地红线”。数以亿计的卖地收益,才是他们的觊觎对象。而这笔收入,本应属于农民、属于后代。来源:辽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