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吉林省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吉林省共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0个,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6户,大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已经开始占领国内市场甚至走出国门,其中22个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4个产品使用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签,为全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据了解,按照吉林省制定的《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0~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省将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以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畜牧水产业攻坚计划、园艺特产创业计划、百亿斤肉类工程和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流通与出口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同时,《纲要》还明确提出了吉林省建立农业标准体系的战略目标,即建立完善玉米、水稻等系列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地方标准100项;建立完善生猪、肉牛、家禽、水产品饲养及饲料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养殖环境、品种繁育、饲养操作规程、疫病防疫技术等方面地方标准100项;建立蔬菜和水果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等5大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果蔬绿色生产、无害化包装等系列地方标准100项;建立节水农业、产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农田水利设施、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机械安全操作和节能减排系列地方标准50项;重点研制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限量、检测技术及检验方法等地方标准10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