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的实际,大安市趋利避害,因地制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和畜牧业等措施,初步走出了一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加强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干旱地区的大安市,"靠天吃饭"、"望天收"曾是农业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的被动局面。根本原因就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多年来,大安市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整合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抗旱水源建建设力度,农田井数量迅速增加,达到8200多眼。仅去年就新打农田井73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3.4万亩,新建了月亮泡东灌区提水站,解决3万亩稻田供水。目前水利部门正在为新打700眼农田井而忙碌,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5万亩,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注重当前,更着眼长远,大安市大力推进全省生态农业大县建设。引嫩江水灌溉的--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项目大安项目区,具备向一区供水能力,平整土地6.04万亩,1万亩水稻试验田将插秧试种。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项目区内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土地增值、农民增收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建设上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禁牧保护、草场治理和生态示范四大工程,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因地制宜 棚膜生金
阳春4月,大安大地在春风荡漾中呈现出无限生机。沃野是一片白色的海洋,连片大棚设施农业基地错落有序分布,一座座大棚首尾相接,棚内各色花朵竞相绽放枝头,传递着浓浓的春的气息。这是大安市因地制宜,发展以棚膜经济为代表的避灾农业带来的新画卷。
走进市农业科技示范场的大棚种植户孟祥荣的大棚里,绿意盎然,今年仅育秧苗一项就收入10多万元。农业科技示范场场负责人说,经过7年的建设,如今全场大棚达1000栋,先进理念、技术设施和优良品种在这里孵化和传播,早已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去年大棚这一项,人均增收2.3万元。如今这里已成为大安乃至白城现代农业一张崭新的"名片"。
棚膜经济既避灾、节水,又能增收,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减灾增收措施。在政府的支持下,如今在大安,一股前所未有的建大棚热正席卷各乡镇,棚膜经济呈现出"建设园区化、发展产业化、生产专业化、管理标准化、销售市场化、效益扩大化"的显著特点。截至目前,建成了9个棚膜生产园区,大棚总数达10000多栋,棚膜面积20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今年还新建大棚2000栋,棚膜面积将发展到30万亩。
此外,烤烟、圆葱、大荛子、红干椒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33万亩,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村屯,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发展畜牧业 培育"铁杆庄稼"
走进舍力镇民合村,一排排的鸡舍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2006年民合村开始发展肉食鸡养殖,目前,养殖户达65户,六成村民通过养殖肉食鸡走上致富道路,不少村民买了电器,有的买上了小汽车,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单一的产业结构,一遇大旱就让农民吃尽苦头。近年来,大安市依托丰富的饲草资源, 把发展畜牧业这一""铁杆庄稼"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去年全市新建改建牧业园区(小区、家庭养殖场)53个,新发展专业村屯22个,养殖大户1400户,创下历年畜牧小区建设速度与数量之最。
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年发展肉食鸡850万只、生猪93万头,肉(奶)牛5.2万头,白鹅200万只、肉羊80万只,实现牧业增加值5.8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6.7%,畜牧业收入占据农民收入半壁江山。
据牧业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还将新建牧业园区30个,发展特色品牌专业村屯30个、专业大户2000户,可实现增加值6亿元。(姜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