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南昌9月1日讯(记者蔡福津 通讯员张勇 董陟)初秋时节,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铺头村的田野里,稻浪滚滚。该市金桥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正组织人员对水稻进行防虫管理。这家合作社是该市第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示范点。200多户村民以“全托”和“股份合作”等方式,将1500多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通过机械化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瑞昌市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又一有益探索。
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瑞昌市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支持、部门指导、市场取向、依法规范”的思路,大力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目前,该市已注册成立了60家专业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土地托管等各种类型,成员达1026人,其中农民954人,出资总额达2194万元。
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早。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些农业从业人员在农产品开发、经营过程中,普遍感受到了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不强的困扰,他们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走联合发展之路,才能加强农业产业化,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一批农民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应运而生,2004年,该市首家专业农民合作社—南义利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在全市蓬勃发展起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 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该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是政府支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有效措施,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横立山人曹海军从一个普通农民,当起了农产品经纪人,最后成为瑞昌市惠农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对合作社的体会尤其深刻。高中毕业后,曹海军就干起了山药贩运生意。但是同行无序的恶意竞争,使得曹海军即便非常努力,事业始终难以发展壮大。脑子活络的他向同行提议创办山药合作社,走统一经营的路子,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瑞昌市惠农山药专业合作社顺利成立,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确立了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成立以后,合作社拥有的生产基地从不到50亩发展到300余亩,产值突破200余万元;山药片、山药粉等深加工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深受消费者欢迎;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合作社成功注册了“系马桩”牌山药商标,土生土长的山里货不但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还在全国(南京)农产品展销会上一炮打响,成为周边市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
与此相似的还有南义的生猪养殖。作为有着生猪养殖传统的大镇,却长期受困于养殖户多但养殖规模小,不规范饲养,以及养殖户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生猪养殖始终难以做大做强。为改变被动局面,利安生猪养殖发起创建了南义镇生猪流通有限公司,成为省内生猪行业唯一一家经济联合体。公司成立后,组织专业营销人员跑市场,使得南义生猪成功打入广东市场;公司还聘请江西农大技术人员前来进行技术指导。这些在以前单打独斗年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得益于专业合作社这种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的合力优势,该市如生猪养殖、山药种植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和小龙虾、螃蟹等新兴产业走上一条快速发展之路,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和优势。去年,该市专业合作社共实现销售额1.72亿元,带动2.1万农户增收3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