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协作式
农产品(
11.19,
0.39,
3.61%)生产,使劳动效率较同行提高了三倍,成为细分市场的领跑者
张业军
传统上,农业就是一个很难流水线生产的产业。但广州绿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航农业”)却首创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一盆绿萝要经过5道工序,由不同的人参与才能出厂。这一方式使绿航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更低的劳动成本使公司在拳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利润率超过40%。继2008年6月获得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广州海汇成长创业投资中心共同投资2000万元后,2009年再获1100万元增资。
“分工计件”增产3倍
在绿航农场的绿萝种植区《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这里似乎更像现代工业车间。每棵种苗长出来后,要经过5道工序,才能出厂待售。一棵幼苗从问世到出厂,与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将经历一次特别的“旅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0天。
“旅行”路线是,每天早上,40多岁的育苗员陈丽欢来到育苗场,将番薯藤一样的绿萝苗理顺,以免它们打结,并适时启动喷水开关给它浇水。
一棵成熟的幼苗自此开始它的“旅程”。它被采割后将送往扦插车间,19岁的顾登鹏是扦插车间的新手,他将藤条剪断成一节节,再用专用扦插铲栽到一个小花盆里。
成堆的花盆将被一名叫杨土建的搬运工用三轮车运到管理棚。接下来交给一位名叫昝翠珍的农艺师进行培育。
经过大棚里几十天的生长,这盆花再被送到包装车间的刘超文手中,用纸箱包装好的盆栽,作为标准化产品被送往市场上销售。
与一般农场不同的是,这里每盆花都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在上述流水线上,工人有着明确的分工。分工式生产的核心优势是便于计件,工人的工作量,都可以明确计算。每类岗位都安排专人“记工分”,另外设置两名绩效考核员,分别监控生产质量和效率。公司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量来设置对应的工人数,确保整个生产均衡持续地进行。
这种生产模式给工人提高收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例如,扦插车间的顾登鹏就告诉记者,如果他觉得某天状态好,可扦插约150盆幼苗,由此可以获得约60元的收入,对比同在扦插车间的其他149名工人,他的当天收入将是排在前列的;反之亦然。当然,如果顾登鹏不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去操作,可能会根据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处以1~50元罚款。
不过,也有部分岗位是无法直接计件的,比如育苗员和管棚员,都是按各个工人管理的面积来核定基准工资,而奖金部分则要看成活率如何,稽查员负责对此进行绩效评估。从总体上,绿航农业基本实现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量化考核。
相对于以往“散着做”的模式,分工计件模式对于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效果显而易见。绿航农业曾做过一次对比试验,让水平大致相同的两批工人分别用流水线方式和“散着做”方式进行生产,结论是:同样的时间内,计件生产比“散着做”产量高三倍。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分工计件模式,实现了“多劳多得”,却给农场里闹出不少“管理笑话”。
“2008年公司改组后,开始实行计件工资,我发现那些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特别高。因为做得越多,收入越高,有的工人常常一干就干到晚上12点。”绿航农业副总经理、技术总监程德星说,这极容易让外人产生“血汗工厂”的印象,而且还会增加电费等开支,因此他要求所有员工晚上10点半以后不得在车间停留。
结果,戏剧性的情况出现了。有一次,一名员工凌晨3点还在车间干活,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带到程德星办公室里交代情况。程德星问:“你为什么这么晚还加班?”对方回答:“我没有加班。我知道公司不准加晚班,难道我早上提前上班也不行?”
“现在我们做管理人员的,不是考虑怎样敦促工人积极工作,扮‘坏人’,而是经常劝工人不要过度加班——你还得处处做好人。” 绿萝种植场生产负责人付纯说,计件考核的好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程德星看来,只要将农民当做产业工人来雇用,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就能解决管理上的诸多瓶颈,其劳动生产率自然会提高。
而相对之下,“散着做”的生产管理难度就明显大得多。番禺石基镇前锋村佳禾花业的方老板深有体会。他介绍,自己手下的10多名种植员全都在老板的监视下才会积极劳动,一旦没监督,大多数人都会松懈下来。在方老板的花场工人按片区划分工作责任,工资按时间来计算,因此大家收入差距不太大。
作为同行的程德星曾与方老板进行过交流,在劳动生产效率上,两家农场有着明显的区别。“生产模式决定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不同,劳动积极性就不一样。”程德星给对方的诊断是,“散着做”无法让种植员明显地看到与别人的差异,因此大家都没什么压力。
“在花卉种植行业,能实现分工的企业不敢说没有第二家,但实现整个生产流程都详细分工的确实没见过。我们希望能学习这种模式的经验。”方老板告诉记者。
实习生刘翱铭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观察 品牌营销瓶颈
绿航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成为投资机构注资的重要因素。海汇投资李明智认为,绿航农业的特色在于采用分工协作,实现了高生产率,实现了低成本,在个别品种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70%,利润率超过40%。
目前绿航在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上的优势已在市场上体现出来。绿航北京经销商董晓燕女士表示,自开业以来,每周的平均销售量已达1600盆,大型盆栽也有相当可观的销量。目前董正在找好的地段,准备在北京再开分店。由于绿航的质量不错,在北京的销路一种走高,加上目前行业内也没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品牌,她希望能通过专卖店,做出有影响的品牌。
从数据上看,绿航2008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638万余元,2009年前两个季度销售额为1930万余元,先后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开出了卖场。在上海的卖场实际上已成为产品中转地,放养棚面积达20亩。
不过,由于盆栽本身的特点,尽管绿航产品在质量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在品牌优势上却并不明显。“盆栽都是摆在家里的,去掉包装就很难突出品牌标志了。不像衣服鞋帽,大家随时都能看到牌子写在上面。”董晓燕说,在绿植领域做品牌是一件很难的事,目前只能凭口碑传播,如果出现冒牌产品,也很难防范。
尽管如此,绿航农业表示还是要坚持开展品牌营销。因为生产能力强,不见得销售得也好,目前绿航农业在销售上仍是传统的方式,在品牌营销上已经出现瓶颈。现在,该公司正在调整营销部门人员配备,初步准备采取经销商模式,开拓各地的市场,构建一整套品牌营销体系。但与营销相比,绿航农业最大的困扰是征地难。如今在农村已经很难租得到成片的土地,总会存在个别农户,宁可冒着亏本的风险自己种田,也不愿意将土地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