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6日,农业部在甘肃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提出要全面推广实用技术,集中发展大宗作物,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促进经济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推进旱作农业上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台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尤其是西北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对发展旱作农业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深挖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节水增效技术综合集成创新,进一步加强高产耐旱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旱作农业发展,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会上讲话时强调,发展旱作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农业发展全局,立足资源潜力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实行工程、农艺、生物、机械多措并举,蓄水、保水、用水、节水多环齐抓,全面推广实用技术,集中发展大宗作物,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促进经济生态良性循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北方旱作地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北方旱作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甘肃等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全局作出了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会议提出,下一步推进旱作农业发展,要依托高产创建平台,全面推广实用技术。利用好高产创建这个平台,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据初步估算,西北地区有3000万亩旱地适宜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适应市场需求,集中发展大宗作物。从北方旱作区的资源和生态条件看,玉米、马铃薯是优势作物,也是高产耐旱作物,生长需水高峰期与降水集中期同步,增产潜力很大。立足资源条件,着力培育优势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转化增值;要逐步构建鲜活农产品冷链储运系统,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树立生态理念,积极促进经济生态良性循环。通过发展玉米等大作物带动畜牧业发展,利用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等废弃物发展农村沼气,沼渣沼液还田培肥地力,建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玉米等大作物,解决畜牧业的饲料饲草问题,发展农村沼气,减轻旱作区草食畜牧业对草场、荒山荒坡的依赖,减少农民对林地柴薪的需要,使植被逐步恢复,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会议还提出,在推进旱作农业工作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农机与农艺结合;还要加快“三个转变”:即品种选育推广向高产耐旱转变、技术路线向综合集成转变、作物布局向雨热同季的秋作物转变。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树立坚定信心,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编制规划,引导科学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联合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抓好典型示范;强化责任,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