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区围绕“依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抓手,积极调结构、建基地、引龙头,真抓实干、负重奋进,强力推进区域经济争先进位,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三夏期间共推广秸秆还田技术9.7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仅测土配方施肥可实现节本增效300多万元。
西部网讯 秦都区围绕“依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抓手,积极调结构、建基地、引龙头,真抓实干、负重奋进,强力推进区域经济争先进位,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中省市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秦都区农林局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些好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发展农业,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协调,强化宣传,狠抓监督,真正做到把中省市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共发放小麦良种补贴100万元、政策性能繁母猪补贴65万元、粮食直补和粮食综合补贴共计939万元、发放农机具补贴420台(件)、共计补贴312余万元。
二是拓宽渠道,强化输出,实现农民多元化增收。去年年底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待业,形势极为严峻。基于此种情况,该局立足职能,严格按照“阳光工程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督促检查,协调兑付补助资金,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并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加大培训转移力度,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截止目前,共培训转移760人。
三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节支增效。一是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按照“建一口,成一口,用一口,富一户”的总体目标,从宣传、施工队伍培训、督促检查、严格奖惩等方面入手,克服阴雨天气和资金短缺等消极因素影响,全力加快建设进度。截止目前,共在马庄三合、将相、师村等8个村推广建成一池三改425户,可为农户节本增效50余万元。二是狠抓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今年三夏期间共推广秸秆还田技术9.7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仅测土配方施肥可实现节本增效300多万元。
四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始终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政策全面扶持、部门精心包抓、镇村全力实施”的原则,紧扣“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调结构、建基地、引龙头、树品牌,全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调整产业结构热潮。截止目前,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新增清水莲菜730亩,双照镇肖何庙村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00亩,梁家庄、毛村、林孟、贾村等多个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即将动工;建成双旺、绿康等2个生猪养殖场,生猪存栏新增3.2万头、奶牛存栏新增0.15万头,家禽存栏新增4万只;同时,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随着《意见》的出台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推进。
五是狠抓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通过采取技术干部现场指导、专家教授讲课等方法,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转化率明显提高,群众科学种田意识进一步增强。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65期、培训农民11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6万张,实施果园“四大”关键技术4万亩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以上。(张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