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进一步稳定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8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7月20日,省政府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全文如下: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棉花产业带建设,组织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大力推进蔬菜、水果、蚕桑、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

  ●切实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

  ●着力推进养殖业稳定发展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

  ●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大力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7月20日,省政府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全文如下: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努力保持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安定和谐,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抓好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强化关键技术推广,扎实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深入实施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启动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加强田间管理,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控、气象灾害防范,努力实现今年粮食总产610亿斤目标。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发展粮食深加工与利用,推进粮食产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棉花产业带建设,组织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大力推进蔬菜、水果、蚕桑、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落实化肥生产流通扶持政策。

  二、着力推进养殖业稳定发展。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组织实施《安徽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省财政安排1500万元,用于推进奶牛跨越式发展。落实国家奶粉临时收储政策,将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09年12月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开工建设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强化疫情监测,落实畜禽防疫经费,依法推进强制免疫。严厉查处畜禽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乱收费行为。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加快转变养殖方式,发展规模养殖,对标准化小区(示范场)建设实行以奖代补。

  三、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集群园区。以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皖南、皖西地区发展名优茶、茧丝绸深加工,在沿江地区发展稻米、蔬菜、营养植物油、乳制品深加工,在皖北地区发展小麦、大豆、肉制品、中药材深加工,使农民通过产品收入、劳务收入、龙头企业利润返还等增收。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着力解决当前龙头企业融资难、税费负担较重、产品出口受阻等突出问题。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信用记录较好、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贷款展期、续贷和项目贷款宽限期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认真落实农产品加工财税政策。

  四、着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充分发挥稳定农民工就业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稳定现有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对吸纳农民工多的困难企业,可缓缴5项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4项社会保险费率,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

  完善中小企业吸纳农民工的扶持政策。在实施交通枢纽、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扩大内需项目和民生工程时,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更多地吸纳农民工就业。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扶持,加快建设第二批农民工创业园。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今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30万人;围绕现代农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等培训,今年培训21万人;围绕回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今年培训5万人。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指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搜集、发布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信息,引导农民工按需有序流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服务。

  五、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良种补贴等政策。结合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示范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良种物化补贴试点。认真落实省级良种良法配套补贴,优先安排高性能粮食生产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当扩大农机具补贴种类。抓紧落实生猪和奶牛良种冻精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意见》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贷款难问题。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适当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负担比例,增加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贴政策。组织实施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工作。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的原则,逐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完善“一卡通”发放制度,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及时足额落实到户,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不走样、不缩水。

  六、大力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认真落实2009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执行油菜子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抓住粮油丰收的有利时机,抓紧充实市县粮油储备和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引导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大产地直接采购农产品力度,建设直采基地,与农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快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着力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检验检疫费用过多过重、水产等鲜活农产品进大型超市费用过多过高等问题。建立健全农产品网上促销平台。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级储备粮示范库建设和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实施农村科技储粮示范工程和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深入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在3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加工配送、冷链物流、检验检测、电子结算、质量可追溯等项目建设。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国际大型专业农展会,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利用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省财政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信用险保费给予不超过60%的补助。

  七、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敬老院、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饮水安全、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沼气建设等涉农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环境整治。今后继续把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并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加大抗灾救灾工作力度,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实施淠河、史河、秋浦河等重要支流应急或近期治理工程,启动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开工响洪甸、花凉亭2座大型水库和35座中型、39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改造试点工作,结合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把支持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增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见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事、要事来抓,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二十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宁夏26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书 居全国前列
下一篇文章:秦都以促农增收为抓手推进区域经济争先进位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