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26日,全国早稻已收获791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9%。其中,海南、云南收获结束,湖南、广东收获接近尾声,江西、湖北、安徽收获过九成,广西收获近七成,浙江、福建收获过半。从各地农情调度汇总情况看,今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国早稻面积8800多万亩,扭转了前三年连续下滑的势头,比上年增加300万亩左右;亩产比上年增加5公斤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量660亿斤左右,有望创近八年最高水平。优质品种面积占7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国家提高了早稻最低收购价,市场价格稳定,加之化肥等农资价格稳中有降,预计今年早稻种植效益比上年有所提高,扭转了近年来早稻种植效益连续下滑的势头。
今年早稻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措施不断强化。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百斤90元、92元,均比上年提高13元,并于2月初提前公布,有效调动了农民发展双季稻的积极性。各地也加大了对早稻生产的扶持力度。比如,浙江省对按订单交售省级储备早稻的种粮农户给予奖励,其中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制种基地农户每交售100斤早稻谷奖励20元,一般农户按订单每交售100斤奖励10元。
二是行政推动坚决有力。早稻主产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纷纷出台强有力的措施,狠抓水稻“单改双”,消灭耕地抛荒,有效促进了早稻面积增加。湖南省对双季稻面积扩大较多的县市优先安排粮食建设项目,年初就制定了扩大早稻面积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市县、乡村和丘块,把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村组干部,加强检查考核,推动任务落实。
三是高产创建示范作用增强。今年农业部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全国建设241个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比去年增加178个。各早稻主产省(区)在抓好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片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增加了113片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片,进一步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示范带动区域平衡增产。江西省62个粮食大县依托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广泛开展了“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集成示范,带动全省应用面积超过1500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72%。湖南省72个早稻万亩高产示范片预计亩产达45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50公斤以上。
四是防灾减灾扎实主动。今年早稻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多发频发。3月下旬,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早稻安全育秧和及时播栽。5月下旬长江中游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湖南、湖北局部地区的早熟品种分蘖成穗和开花授粉造成一定影响。6月底至7月初,长江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致使局部地区早稻被淹。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农业部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科学指导,迅速落实灾后田间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早稻产量损失。
五是病虫防控及时有效。今年早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亿亩次,比上年增加1400多万亩次。对此,各级农业部门提早部署,完善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加大防控力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有效减轻了早稻病虫害损失,尤其是“两迁”害虫对早稻为害程度明显轻于去年。如湖北省开展了以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为重点的夏季防控保卫战,组织2.8万个植保机防应急队、30万台机动喷雾器对全省50%以上的水稻进行了一次普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