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内,北京市将投资46.4亿元改造123.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后,这些耕地将成为肥沃、节水、亩产达到800至1000公斤的生态农田。这是记者日前从市农委获悉的。
北京市多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一部分耕地还存在水利设施老化、农田肥力下降等问题。为切实保护、利用好首都宝贵的耕地资源,北京市出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根据规划,自今年起至2012年,综合改造123.5万亩中低产田,其中,今年改造33.5万亩,2010至2012年,每年各改造30万亩,预计总投资达到46.4亿元。这些农田主要分布在延庆平原、昌平东部、顺义西北、顺义东部、平谷西南、通州东部、通州西南、大兴南部和房山东南。
未来4年,将陆续实施水利设施改善、农田培肥、田园清洁循环、沟路林渠配套等工程,推广田间节水、增施有机肥、玉米(资讯,行情)秸秆还田等12项技术措施,使这些农田灌溉用水量由目前的每亩246立方米/年减少到208立方米/年,土壤有机质由15.6克/公斤提高到17.6克/公斤,每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农业害虫的生物控制比率提升到20%。
经过改造,中低产田将保持亩产800至10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基本达到安全无公害产品生产标准。此外,经过土地整理和田间路网修补,京郊将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田园风光。
据专家测算,规划实施后,这些农田作物每亩单产可提高100公斤,每亩年可节水38立方米,每年减少化肥投入约3万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000061,股吧)和绿色食品生产面积,每年可增加效益2.8亿元。此外,通过规划实施,提高了耕地土壤的碳汇功能,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水质污染和农药残留,每年可增加农业生态价值6000多万元。(记者闫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