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农业部深入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5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农业部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对相关活动作出了周密安排和部署。5月11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又专门作出批示,“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防灾减灾任务异常繁重。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开展我国首个‘5·12防灾减灾日’相关活动为契机,强化认识,落实责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农业部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去年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扎实做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和产销衔接工作,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大灾之后无大疫;在防御台风工作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完善相关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渔民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应对今年特大干旱工作中,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推进科学抗旱,为夺取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今年严峻的农业防灾减灾形势,农业部见事早、行动快,已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5月8日,农业部又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对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再次进行了动员部署。

  今年,农业部围绕防灾减灾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求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落实责任。今年是建国60周年,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意义十分重大。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有足够的准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坚持有灾抗灾,无灾防灾,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扎实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千方百计减少因灾损失。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健全防灾减灾机制。要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制度和预案的落实;完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对各类灾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会商、早处置;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灾害发生后,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动员一切力量投入防灾减灾工作;完善会商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提前分析形势,研判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共同提出应对策略;完善灾情调查评估体系,及时评估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损失。

  三是加强科技指导,全力推进科学减灾。要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组织专家力量,特别要依托科技入户和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队伍,制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根据灾害影响和受灾程度,实行分类指导,能保则保,宜补则补,须改即改,应管尽管,切实提高灾后恢复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是加大投入,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防灾减灾基本建设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要搞好救灾种子(苗)、化肥、柴油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运。要充分发挥农机在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救灾效率。要加强渔港建设和渔船救生设备的配置,增强渔船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五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增强宣传声势,提高宣传效果,让全社会深入了解农业灾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农业部门的工作措施和抗灾救灾的显著成效,积极争取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对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信息调度和报送工作,切实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行动。

  为迎接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近日,农业部还将组织开展向农民群众赠送防灾减灾科普图书、主办草原防火知识竞赛、制作发放渔业安全教育片等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基层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棕榈油现货市场价格稳中上涨
下一篇文章:国家发改委发布生猪市场预警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