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积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的大规模综合整理,为农业生产提供完整的灌溉、排涝、机械耕作以及农产品运输等保障体系,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理出一片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天地。
据介绍,位于福建中部沿海兴化南洋平原的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是当地粮食和蔬菜的主产区。2003年起,这个省国土资源部门在这个镇分三期共投入4600多万元,用于整理2.5万亩土地,并完成建设机耕路71公里、桥梁40座、抽水泵房48座、输水管道58公里、灌溉渠道20公里和河道清淤45公里,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全新格局,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区。
黄石镇东埭村种植大户陈春山就是土地整理的受益者。这两天,他家100多亩蔬菜基地正赶上大丰收,所产的无公害蔬菜在厦门、福州等地的大超市供不应求。
“政府没有实施土地整理前,农民在自家两三亩地上零散耕作,成百上千的地块高低不平,田间既没有像样的灌溉水渠,也没有像样的道路。”陈春山说,“土地整理后,农田基础设施齐全了,方便了机械化耕作,大卡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运输农产品,使我们告别了‘肩挑人驮’的耕作历史。”
莆田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土地整理后,许多农民不再各自耕种小块土地,而是将土地使用权集中到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手中,实现了规模经营现代农业。
新美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这家企业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拥有3万多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07年销售各种蔬菜达18万吨,销售总收入2.68亿元。
福建新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美妹说,3万多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是国土资源部门土地整理的成果。据悉,黄石镇农民户均耕地两亩多,而这个镇大多数青壮年在外经商。土地整理后,由于土地连成片,农户以每年每亩800元将土地使用权租给企业经营,而企业常年雇用当地农民在蔬菜基地工作,日工资50元至60元,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问题。
福清市也是福建开展土地整理的重点县市,据福清市国土资源局规划整理中心介绍,2000年以来,这个市整理开发土地近12万亩,其中60%的土地整理后发展了现代农业。
福清市江镜镇后地村现代农业大户郑龙明向村民租赁60多亩土地,搭建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记者在郑龙明的反季节水果大棚里看到,他种植的黄瓜、日本香瓜和迷你西瓜已经上市。
郑龙明说,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由于规模耕作、统一管理,使得生产成本投入更低,产出更大,同时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种植反季节水果,每亩净产值可达5000元;而土地没有整理前,村里多数土地抛荒,每亩产出效益不足千元。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这个厅与福建省农办建立的土地整理项目库中,储存有77个县(区)的512个、约128.4万亩的整理开发土地,其中,相当部分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天地。
为了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福建省最近出台新政策:即新立项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每亩补助标准从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2300元;列入国家级、省级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示范区的土地整理项目,每亩补助标准提高到2500元。同时,这个省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全省涉农部门整合相关建设投资,计划在2008年到2010年三年内新增资金28亿元,建设90万亩高标准农田。(来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