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访最早揭开浙江农村改革序幕的“第一公社”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年10月04日    关注度:     【字体:
    新华社杭州10月3日电(记者 璩静)宋忠孝不曾想到,自己当年在风口浪尖力挺狄家斗生产大队队长徐预群“联产到劳”分包掉的36亩油菜地,现在已经不再种植农作物,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桃树林和全县首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于生活在30年前农村的人来说意义不同寻常。1979年下半年,浙江省长兴县长城公社的狄家斗大队队长徐预群率先将36亩油菜田悄悄分给村民,揭开了浙江农村改革的序幕。

  原长城公社党委书记宋忠孝说,“联产到劳”就是公社的劳动力按照承包土地的数量向国家和集体交纳一定的税赋和提留后,剩下的全部归自己所有。那时的宋忠孝并不知道,在1978年秋收后,穷得准备出门讨饭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也冒着危险签下契约,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

  宋忠孝回忆说,这种被称为“联产到劳”的做法,一年后就带来了惊人变化:1980年秋收,长城公社油菜田和早稻田亩产产量翻两番,有的社员家里光一季油菜籽就可收获600多公斤,以往的年亩产100公斤左右的“受气田”变成了亩产400公斤的高产田,绝大多数社员的收成比上年增加一倍。

  长城公社的成功,令周边群众纷纷起而效之,“联产到劳、包干到户”也如星星之火迅速在浙江农村燃烧起来,1982年,长城公社所在地长兴县的5001个生产队全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业生产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丰产高产年。

  这个当年在蜚声浙北大地的公社并没有成为历史名词,如今,“揭开浙江改革序幕的第一公社——长城公社”所在地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已成为中国践行“和谐发展”理念的环境生态镇中的一颗明星。

  长城公社的转变其实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曾靠“集体力量”红遍浙江的长城人眼看着曾到长城取经的贫乡穷镇摇身一变成为“亿元村”,长城人开始觉醒。

  “联产到劳那会儿都是别人向我们取经,这时才意识到我们也要向别人学习了。”宋忠孝说,单靠种粮不可能致富的,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才有出路。长城人说干就干,长城公社所在地和平镇依托地处浙、苏、皖交界处的区位优势走上了“工业强镇、生态立镇”之路。

  “和平镇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做到了统筹协调,展示了一条中国农村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已年过七旬的宋忠孝说。和平镇一部分田地已退耕还林,另一部分也不种粮,而是被果树及松、柏等景观树种所覆盖。全镇耕地面积5.9万亩,山林地面积11万亩,现已建成农产品基地9个,其中国家级无公害农业基地4个,当地出产的“基隆坞白茶”更是一举拿下第六届中国茶叶节金奖,成为浙系茶叶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据统计,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8.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18元。全镇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达31家,机电汽配、竹木加工、不锈钢制品等五大门类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和平镇也跻身全国千强镇和浙江省现代化建设示范乡镇之列。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土豆脱毒成“金豆”
下一篇文章:农业部尽快制定饲料三聚氰胺残留限量标准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