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农业动态 >> 浏览文章
别等没早餐了才想起外地人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07日    关注度:     【字体:
 离春节还有几天,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返乡,保姆荒、废品荒、用餐荒正在北京蔓延开来。专家称,这表明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外地人的贡献。(1月27日《新京报》)

  他们只是保姆、钟点工、快递员、餐厅服务员、保安,他们行走在我们衣食住行的边边角角,不招摇,不起眼。一到春节,他们集体回家,与之相关的行业纷纷打烊。没有他们,城市多少有些落寞与冷清。在户籍藩篱难以拆除的现实下,依附于户籍之上的福利差异势必造出一个个“权利洼地”,这样的结果,导致城市面对外来务工者的时候,不得不多少有些小心眼儿,甚至产生经济人的逐利思维。不久前,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今后5年北京要“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将试行户籍指标调控人口规模”——这背后的纠结,迁延跌宕,又何止是北京一座城市的矛盾?

  中国还走在城市化的路上,天高路远。没有哪个城市敢说“外地人是神马浮云”,珠三角或长三角的一些工业化乡镇,一旦离开外地人,很多城市生活服务行业就陷入困境。表面看,这是经济与道德的矛盾:从效益出发,城市需要首先解决户籍人口的资源环境承载问题;从人伦出发,我们又不忍在他们献出微薄的青春后,眼睁睁看着老无所依的他们,离开城市回到农村。

  矛盾的实质,其实并不是经济与道德的对垒,而是割裂的制度,在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划出了权责失衡的界限。所谓的地域歧视也好,户籍优越感也罢,说到底是外地人融入城市的成本过高。看起来还是二元格局的老难题,但实际上已经有了新的拐点:一方面,中国深度老龄化在即,“人口红利”日渐稀薄,外地人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城市在扩张时也是一个“洗牌”过程,且应该是优胜劣汰的,而如果城市这个容器对外地人这支活水人为屏蔽,恐怕就不仅是用工荒这么简单了。

  这个世界,谁离开谁都能活得了,所以有人可以傲慢地请对方“圆润地离开”;然而这个世界,谁离开谁真能活得好?生活着,却不能扎根,这是一种怎样的隐痛——而在疼痛的背面,是不是意味着先赋身份的宿命论?因为你生于城市,所以归属感是你的;因为你来自农村,所以甩不掉疏离感。

  不要等到没早餐时才想起外地人,这城市,这乡村,这国土,应该通识一个共同的身份:公民。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荒唐的“锁村防小偷城墙”
下一篇文章:南昌出台绿色食品产业配套政策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